專碩與學碩之間的差距隨著教育的發展在逐步縮小,此前學術型碩士普遍為三年制,而專業型碩士普遍為兩年制,二者的培養模式不同,在考研競爭不甚激烈的時候,考生往往認為,學碩的含金量比專碩更高。
然而到如今,不僅專碩和學碩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了,甚至有不少學生比起學碩更青睞專碩,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方面是現在考研的學生,大多數都是為了提高就業質量,而非追求學術研究;另一方面,專碩的考試難度相對學碩而言更低一些,跨考的難度也降低了不少,最后一個原因在于效率問題,同樣都是碩士,別人兩年畢業就能找到好工作,學碩的三年制如今在考生眼中,反而成了缺點。
本以為專碩發展到后期,最多也就是跟學碩相差無幾,可沒想到,清華大學傳出的一則消息,不僅將學碩和專碩之間的地位顛倒了,還很大程度掀起了高等教育的重大變革,不少學生紛紛感慨:研究生界要變天了!
清華全面取消“學碩”?研究生界要變天,2026年開始影響每位同學
清華大學傳出消息:未來或將全面取消學碩,不僅如此,專碩的學制也會改革,有望進一步縮短學碩的學制,預計到2026年開始落實,一場關于研究生教育的重大變革即將拉開帷幕。
這一消息在考研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讓許多準備報考清華的學生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的選擇。高校的決策對于高等教育發展而言至關重要,尤其是像清華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其決策往往象征著中國研究生教育的大勢所趨,因此這個消息的傳出,恐將影響每一位同學。
回顧教育的發展趨勢不難發現,教育的風向一直在變,從前人們總覺得讀書時間越長越好,讀到博士就是最高成就;但現在不一樣了,社會越來越看重教育效率,碩士畢業的越早,越能先人一步進入工作崗位,積累下來的工作經驗也是優勢的一部分。
在這一點,學碩和專碩此前的差距只有一年,可若是專碩進一步縮短年制的話,這種差距還會不斷擴大。而那些讀到30多歲才找工作的博士生,用大量的時間讓自己站在了學歷的天花板,結果畢業了才發現:除了高校和科研機構,很難找到滿意的高薪崗位,在就業市場上,他們甚至不如那些早幾年進入職場積累經驗的本科生或碩士生。
或許正是類似的現象太多了,才引人深思:傳統的長學制真的適合所有人嗎?學制過長除了效率低下、就業被動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對于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影響較大,那就是經濟成本的問題。
專碩學制的縮短,機遇之中也伴隨著挑戰
對于普通家庭的學生來說,讀研的時間越長,所要承擔的經濟成本也越高,即便是爭取更多的獎學金,也無法改善生活品質,再加上過長的學制延緩了他們進入職場的時間,在在全球化人才競爭的當下,這種時間差異顯然對學生的發展不利。
清華的這一嘗試,也是直面了這個問題,不僅如此,還縮短了與國際教育體系之間的差距,此前傳出的國外一年制水碩的偏見,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教學質量不過關,如果能在保證教學質量的情況下,縮短專碩培養年限的話,對于研究生教育發展而言有利無害。
但學制的縮短也并非沒有挑戰,目前國內碩士生的學習壓力已經相當大,許多學生面臨著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僅僅是縮短時間,不調整課程設置和學習要求,只會讓壓力更加集中,導致更多學生心理和身體都瀕臨崩潰。
清華大學如果要推行這項改革,必須同時考慮如何優化課程結構,減輕不必要的學術負擔,讓學生在較短時間內高效學習,與此同時,也不禁替那些想深造學碩的同學們感到擔憂,這條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難的背后,追求學術深造還值得嗎?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