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目前的發展局勢有目共睹,不僅GDP躍居全球第二,全國人民的生活基本也已經脫離了貧困線開始朝著小康邁進了。
軍事方面的發展更是可觀,海陸空三軍的裝備都在不斷地創新,我們在南海問題上也逐漸占據了主動優勢。
此時全國人民的心中還有最后一個“疙瘩”,那就是我國臺灣省什么時候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臺灣問題是舉國上下極為關注的一個問題,它是中國完成統一大業關鍵的一步。
這個問題也吸引的全世界的目光,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此也是尤為的關注,因為這是他們能最后掣肘中國所能利用的一個棋子了。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部的問題,但是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關注的焦點。中國會怎么對待這個臺灣問題?美國在這中間又會使出什么詭計來阻止臺灣的回歸?
不過有一個人非常地聰明,他已經從中國的舉動中看出了門道。
自從蔣介石1949年逃到臺灣省后,臺灣省就和大陸在政治上蒙上了一道屏障。蔣介石當然十分認可自己是中國人并且經常想著“反攻大陸”。但是到了他和兒子蔣經國都去世了后,臺灣政局就發生了變化。
這個時候國民黨內部也出現了分裂,進而衍生出了很多的政黨,臺灣徹底地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
政黨在政權的爭奪過程中為了標新立異就把“臺獨”這個偽命題搬上了臺。
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臺灣后,“臺獨”的問題就更直接地被提到了明面上來。臺灣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群就在這種政治形態下成長,被錯誤地教育地認為臺灣就應該要獨立,要爭取自己的主權。
在現在兩岸人民的交流中,這個問題也成為了永恒的吵架話題。目前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臺灣教育出現的這個大問題可能會成為阻礙臺灣回歸祖國的絆腳石。
事實上,在共產黨和國民黨打解放戰爭的時候,美國就想因此分裂中國了。“劃長江而治”的這個說法就是由美國當時駐華大使司徒雷登最先給李宗仁提出來的。但是毛澤東和蔣介石都不同意這個意見,美國第一次想要在戰爭年代分裂中國的陰謀就落空了。
但是蔣介石跑去臺灣卷走了國內所有的資產,一窮二白的新中國并沒有得到當時國際的主流認同,臺灣政府也代表了中國進入了聯合國而新中國因此被擋在門外。
直到1971年安理會的2758號決議案的通過,讓臺灣代表黯然離場換成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不過在此期間美國仍然數次在下面搞小動作想要阻止新中國進入聯合國,也帶領著自己的一幫“小弟”在2758號的決議案中投下了反對票。
此后,美國想要分裂中國的野心不死,在明面上開始和中國建交,但私下里從來沒有斷過和臺灣的“交易”。美國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此后非常有默契地在臺灣問題上扮演著紅白臉的角色。
美國也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于臺灣的“支持”,每年必向臺灣省交易一部分武器用于臺灣省的“自衛”,在臺灣政局的變動中,美國也充當幕后黑手和金主在支持“臺獨”勢力的發展。
臺灣省是我國最大的離岸島嶼,又扼守在中國東南海域的重要位置。從地理位置上來說,臺灣島是東北亞和東南亞連接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它距離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位置均不遠,這兩大洋的范圍也是臺灣島所能涉及到的海域。這是我國進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個非常劃算的位置,我們走此處可以快速地到達太平洋和印度洋。
從軍事角度看,如果臺灣省能夠和福建等沿海省份的防御軍事組成一條線的話,對于我國東南及沿海地區的安全相當于上了一把鎖子,我們也可以以此為基地繼續發展中國遠洋防御、海運等多項事業,尤其是作為軍事補給站及戰略布防上意義重大。
另外在海運貿易方面,臺灣島也有著天然的優勢,這些對于我國的軍事和經濟戰略意義均非常地重大。
正是因為如此,美國才急需在臺灣問題上來插手中國。如果臺灣回歸中國即刻就能和沿海省份組成結實地防御屏障來對抗美國在韓國、日本、菲律賓等地的駐軍戰略屏障。
現在美國還能時不時地通過臺灣海上空或海洋來騷擾中國南海地區,到了統一的時候怕是美國的軍機戰艦要被擋得更遠了。
(四)中國大陸在臺灣地區問題上的策略
雖然中國的網絡民意中不乏“武力打擊統一中國”的看法,但是真正在臺灣回歸問題上,武力打擊是一個算不上優秀的戰術。
以中國現在的軍事力量,武統是可以辦到的,但是真的一旦實施中國本身的利益也會受損,到時候美國在國際上搞一波輿論戰就會讓我們非常地被動。更別提真要是這么做后,在面對接下來管理的問題上,我們將會遭受更多的不可控挑戰。
所以說,武力打擊算不上一個好的做法,而我們現在做的是什么呢?
“不戰而使人屈兵”,《孫子兵法》在兩千多年前已經告訴我們該怎么做了,不過這可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事實上在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時候,中國就已經開始為此做準備了。
首要的一點就是外交上的認同,從我國進入聯合國起,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世界上只能存在一個中國,這也是我國和外國建立外交關系的基本原則之一。這是堵上了臺灣想要獨立的一個漏洞,新中國取代臺灣省在世界政治舞臺的地位就證明了,臺灣省在主權上是屬于中國的。
隨著我國和越來越多的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個外交共識就已經達成。這就斷絕了臺獨想要成為獨立國家去搞外交的第一步。
第二點就是要大力發展中國的經濟水平,臺灣省憑借著蔣介石帶去的大陸財富一躍成為了亞洲四小龍,2000年以前臺灣經濟水平遠在大陸之上,但現在這個差距已經越來越小。隨著大陸地區近兩年科技力量的崛起,臺灣地區固步自封的狀態讓很多東南省份的GDP開始超越了臺灣。
20年前來大陸探親的臺灣人總會帶大包小包的各種用品給大陸的親戚,那個時候物質匱乏,這些“外來品”甚至能成為身份的象征。但是現在完全反過來了,臺灣同胞回臺灣的時候會大包小包帶大陸各種產品,這也是能說明兩岸經濟發展變化的一個重要事實。
如果大陸經濟一直處于“下位”得不到發展,那么臺灣占“上位”的差距會一直成為兩岸融合的裂谷,只有在經濟上兩面逐漸向同一水平位接近的時候才能發生融合。
第三點就是軍事力量的較量,這個現在似乎都不用多說,中國在東南沿海的海陸空軍事力量已經完全超越了臺灣甚至已經把臺灣劃進了“保護圈”中。
不管臺灣人現在究竟被如何洗腦,但現在的局勢確實是朝著兩岸統一,中華統一的方向極速前進的。美國為此當然著急,中國一旦完成統一未來絕對是塊鈦合金骨頭,對于美國全球霸權地位是個巨大的威脅。
俄羅斯總統普京就是個非常聰明的人,他曾經數次在國際論壇會議上稱贊中國在臺灣問題上的處理方式。這種軟性包圍圈逐漸靠攏、同化的方式,讓臺灣會在不知不覺地過程中完成融合。
而美國現在對于臺灣從經濟和軍事方面的掠奪甚至會成為兩岸統一的隱形推手。美國從臺灣奪走臺積電這個重要產業會讓臺灣經濟出現疲軟下滑,這能夠更好地跟大陸地區完成“接軌”。
軍事方面美國當然不可能賣給臺灣先進的武器,美國只是想從臺灣身上吸一口血罷了,而美國賣給臺灣武器讓臺灣覺得自己尚有和“共軍”交戰的錯覺優勢。這些年臺灣地區軍事人員和力量的衰敗也是有目共睹的。
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的問題,但美國卻因此插手想要橫加阻止,美國甚至想要拉動更多的“小弟”在這個問題上對抗中國。
不過現在世界上的聰明人不止普京一個,很多國家也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中國大陸對于臺灣地區的決心,不少國家也開始不上美國的圈套了,畢竟這些都是中國自己的事情,在這個問題上要是惹怒中國對于自己來說,非常地不劃算。
美國或許在這個問題上還會垂死掙扎或者再吸一把血,但是兩岸統一的事實卻每天都在向前推進,中國的統一勢不可擋,那一天也早晚會來臨。
1.人民政協網-國臺辦:美國正逼迫臺灣做這四件事!(2025-04-30)
2.中華網軍事頻道-普京果然夠意思,痛批臺灣當局(2014-11-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