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晚,廈門鳳凰體育館沸騰成一片紅色海洋。中國羽毛球隊以3比1力克韓國隊,連續第四次捧起象征世界羽壇綜合實力最高榮譽的蘇迪曼杯。這是中國隊第14次問鼎蘇杯,也宣告新老結合的國羽在這場盛會中再次向全球展示了無可撼動的王者氣勢。
5月4日,中國隊選手石宇奇在比賽后向觀眾致意。他在男單比賽中2比0戰勝韓國隊選手全奕陳。 當日,在福建廈門舉行的2025年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決賽中,中國隊3比1戰勝韓國隊,奪得冠軍。 新華社記者 孫非 攝
石宇奇“五場全勝”堪稱最強引擎
當隊友劉圣書/譚寧在第四場女雙比賽鎖定勝局,全隊歡呼雀躍地沖入場內時,場外的石宇奇則在一旁默默露出欣慰的笑容。事實上,這位本屆蘇杯連續五場出戰并五戰全勝的男單核心,已在決賽舞臺上完成屬于自己的“王者加冕”——面對韓國男單選手全奕陳,他僅讓對手拿到10分,甚至單局僅得5分,創下了本屆賽事最懸殊分差。
自2017年首次入選蘇迪曼杯名單以來,石宇奇便在團體賽中展現出強大的抗壓能力。他曾因傷病與外界質疑經歷低谷,但這一次,他用一場場大比分勝利宣告了徹底回歸。“在運動隊里,無論年齡大小,都得用實力說話。”石宇奇賽后說,“能連續五次出場并且全部獲勝,對我來說是證明,更是激勵。”
新老結合厚度盡顯
混雙“鳳凰”組合馮彥哲/黃東萍在首盤鏖戰三局擊敗韓國隊世錦賽冠軍徐承宰/蔡侑玎,為國羽贏得開門紅。隨后女單王祉怡不敵安洗瑩讓大比分變成1比1,但這份波動也在意料之中。
男單石宇奇的“只讓對手得10分”堪稱本屆蘇杯的驚艷亮點,將大比分再度帶入領先。最后出戰的女雙“圣壇”組合劉圣書/譚寧頂住對手強力沖擊,直落兩局鎖定勝利。和以往“三大王牌”高居戰陣的印象相比,如今的國羽以馮彥哲、劉圣書、譚寧等年輕選手為“新火力”,以石宇奇、黃東萍、陳雨菲等老將為中堅,最大程度體現了新老結合所帶來的陣容厚度。
敢于面對失敗,成就冠軍底氣
回顧整屆賽事,中國隊僅在女單方面出現兩場失利。中國羽協主席張軍在頒獎禮后直言:“大賽更需要年輕球員在挫折中成長,我告訴她們‘不怕輸球,只要肯面對,就會越來越成熟’。”
事實上,從石宇奇的再度崛起,到女雙新秀的強勢崛起,再到黃東萍、陳清晨等奧運冠軍穩扎穩打,中國隊之所以在蘇杯這樣的大賽上依舊擁有較強統治力,離不開“敢于面對失敗”的團隊文化。張軍表示,“蘇杯是考驗綜合實力的舞臺,也給我們自己一個‘體檢’的機會。平時訓練、比賽都只是過程,關鍵時刻誰能頂住壓力,才能收獲最后的勝利。”
四連冠到手,競爭格局仍需時刻警惕
在捧起蘇迪曼杯第14冠的歡慶聲中,中國隊上下也保持著清醒。以韓國隊為首的追趕者依舊具備不容小覷的實力:女單的安洗瑩近來狀態持續高光,混雙、女雙皆擁有世界頂尖組合;日本隊、印尼隊、馬來西亞隊等強敵也各有突破的潛力。“我們的對手越來越多,不能因為這一場勝利就自滿。”張軍強調,“人才梯隊建設,還需放在長遠的規劃之中。”
國羽為球迷帶來更多期待
從小組賽開始一路高歌,到決賽力克頑強的韓國隊,這支新老搭配的國羽在本屆蘇杯中持續為球迷們帶來驚喜與熱血的記憶。石宇奇用五場全勝延續了蘇杯“戰神”的傳奇;女雙新秀劉圣書/譚寧在關鍵一戰打出了“后生可畏”的沖勁。正如球迷所言,“贏要一起狂,輸要一起扛”,這一批國羽成員在鳳凰體育館上演了羽壇最響亮的集體奏鳴曲。
四連冠終已攬入囊中,但國羽征途不會就此停歇。在未來的奧運積分賽、單項世錦賽上,這支捍衛“國羽地位”的年輕集體,還將迎來新的挑戰。他們能否將四連冠的余威延續到更多賽場?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原標題:《力克韓國隊,第14次問鼎蘇杯!這支新老結合的國羽再現“王者氣勢”》
欄目主編:陳華 題圖來源:新華社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姚勤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