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嬸蹲在陽臺直嘆氣,剛冒頭的繡球花苞又蔫了。
那盆藍紫色的“無盡夏”上個月還開得熱鬧,如今葉子邊緣焦枯像被火燎過。都說繡球花是“顏值擔當”,可為啥自家養的總鬧毛病?葉子發黃邊緣焦,澆水不對根先澇。
有人看葉蔫就猛灌水,盆土整天濕噠噠,根泡爛了才喊冤。“旱不死的繡球,澇死的根”,老園藝師這話得記牢——表土干了再澆透,盆底不滴水才停手。
夏天晌午別澆水,葉片燙著可不可逆,去年我就把葉尖澆出了褐斑。花苞沒開就掉落,悶壞餓著兩緣由。
陽臺黨最容易踩坑,角落悶得像蒸籠,花苞憋久了就發霉。光靠底肥可不行,孕蕾期得補磷鉀,半月一次薄肥灌,別學我當初偷懶,眼巴巴看著花苞全掉光。
通風差了還招灰霉病,去年鄰居家整株爛掉,就是沒早開窗。葉片發白沒精神,缺鐵曬傷要分清。
堿性水土最坑人,葉子褪成“白頭發”,中脈還泛著青,這是缺鐵在報警。
硫酸亞鐵兌水灌,酸性土調回“舒服窩”;南方夏天曬狠了,葉邊發白像烤焦,趕緊挪到散光處。別等葉子全耷拉才動手,我頭回不懂,差點救不回來。新芽發黑還發軟,病害水勤惹的禍。
春天冒芽本是喜,轉眼發黑發臭就慌神,灰霉病專挑濕悶鉆空子。
早噴多菌靈預防著,澆水別沾新芽心,去年我疏忽了,新芽爛了大半截。病枝要狠下心剪,草木灰抹傷口,拖久了整棵都難保。都說繡球嬌氣,其實是沒看懂它“脾氣”。
葉子是晴雨表,花苞是信號燈,新芽耷拉要警惕。別照搬網上“秘籍”,南北方水土不同,得多觀察多摸索。
我現在陽臺那盆,學會看信號后,新芽蹭蹭冒,花苞鼓得像小拳頭。
養花如養娃,得懂它的“無聲話”。
你嫌它毛病多,它怨你不懂它,多蹲花盆前瞧瞧,比啥教程都管用。
下回落花別慌神,先看土干濕、聞聞根有無異味,再對癥下手。
這花養順了,滿陽臺花球搖曳,比啥裝飾都亮眼——關鍵是,你得先當它的“翻譯官”。至于品種選擇、換盆時機這些,還得結合自家環境琢磨,養花嘛,哪有一成不變的法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