晌午頭還曬得人冒細汗,后山李大爺卻盯著天嘟囔。
檐角的銅鈴突然轉了向,南風呼呼地往灶房里鉆,這天怕是要變。果不其然,廣播里說4日夜間到5日,全省要從晴間多云“翻篇兒”,雷雨陣雨跟著大風一塊兒“闖門”。魯中山區的張嬸剛把新收的麥子鋪到場院,就聽見這消息直拍大腿。
天氣預報講得明白:4日白天還能曬個痛快,最高溫在23℃到26℃晃悠,可天一擦黑,云就壓上來了。
北風南風在天上“打架”,魯西北陣風6到7級,濰坊那邊陣風能躥到8級,雷雨時局部陣風更是像脫韁的馬,能跑到9級往上。“立夏不下,犁耙高掛”,按說盼著雨,可這雨帶著脾氣來,誰能不揪心?
青島那邊更明顯,4日白天還晴間多云,夜里就開始飄零星雨點,5日白天最高溫直接從18℃跌到16℃,像被潑了盆涼水。不同的預報模式還較上了勁:歐洲數值說魯西北、魯中要遭區域性雷暴,小時雨強能有30mm;美國模式卻覺得是分散性陣雨,這分歧讓農友們心里直打鼓。咱種地的不怕雨,就怕雨來猛了砸壞苗,大風掀了大棚膜。
你看半島地區,5日白天受降雨拖累,最高溫才19℃,比其他地區低了好幾度,像是被單獨“晾”在一邊。
6日之后雨勢收窄,可大風還賴著不走,濰坊、日照那邊陣風依舊呼呼地吼,晾在外面的糧食可得趕緊收,別讓風給“搶”了。
村里王大叔蹲在地頭抽煙:“這天氣預報準不準?咱是該搶收還是再等等?
”其實大伙都知道,天有不測風云,就像魯中山區因地形抬升,短時強降水概率有80%,這是老天給的“考驗題”。咱種地的,眼瞅著天吃飯,就得把這老天爺的脾氣摸個七七八八,該蓋的蓋,該加固的加固,別等事兒來了才慌神。你說這天氣像不像小孩的臉?
前一刻還笑盈盈,下一刻就陰沉著要掉淚。可不管咋樣,農時不等人,春播剛忙完,夏管又接上,得趁著天氣的“空當”把活兒安排妥當。就像老輩人說的:“人勤地不懶”,咱多留點心,多跑幾趟地頭,總能把這天氣的“變數”變成收成的“穩數”。
至于這預報到底準不準,咱且走且看,反正把準備做在前頭,總不會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