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海南頻道
人民網海口5月4日電(枉源) 清晨時分,天際線泛起微紅,瓊州海峽的晨霧還未散盡,秀英港綠源一號輪渡的甲板上已是一片忙碌。大副鐘昆兵手持對講機,目光如炬地掃視著正在緩緩駛入船艙的新能源車輛。
“左右間距保持60公分距離,注意檢查各車安全隱患!”他一邊指揮水手引導車輛,一邊快步走向船舷檢查防護裝置。
這是鐘昆兵在瓊州海峽渡輪上度過的第6個“五一”假期,也是他守護的第1357個航次。
“這里容不得半點疏忽”
2025年春運期間,綠源一號創下單日運送新能源車輛1568輛的新紀錄。作為甲板部總指揮,鐘昆兵帶著團隊創造了全春運“零剮蹭、零漏檢、零滯留”的紀錄。
“每輛新能源車都是移動的‘電池包’,甲板就是我們的戰場。”他輕撫著船舷處的消防水炮說道。在同事眼里,這位36歲的大副總能在喧囂中保持“雷達般的敏銳”——前年除夕夜,他在車輛安檢時發現某車底盤有異常火花,僅用47秒就完成隔離處置,避免了一場潛在事故。
這樣的應急能力,源于鐘昆兵特殊的職業經歷。
14年前從船舶駕駛專業畢業后,他曾在上海遠洋貨輪工作,穿越過馬六甲海峽的驚濤駭浪。2018年因母親患病返鄉,這位見過大洋浩瀚的航海人,卻把根扎在了瓊州海峽這條“水上民生線”。
“遠洋航行面對的是自然風險,這里考驗的是對生命的守護。”他指著船艙里貼滿的“安全責任網格圖”說。從車輛綁扎系數的計算,到突發火情的處置預案,23項安全規程他爛熟于心。
凌晨三點的“安全儀式”
在綠源一號的駕駛艙里,掛著一張特殊的排班表:春運期間全體船員每天工作12小時以上,實行“三班兩運轉”。
但鐘昆兵的作息表總是多出兩小時——每天凌晨三點,他都會帶著當班水手進行“安全儀式”:從救生筏有效期到消防栓水壓,把全船186個安全節點檢查個遍。“鐘大副的眼睛比探照燈還亮。”水手小林記得,有次暴雨夜航時,硬是被他從雨幕中發現了系纜樁的細微裂痕。
如今在新能源專班,他仍保留著那個磨得發白的記錄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每次應急演練的細節。
“成全萬家燈火”背后的牽掛
“爸爸,你船上的探照燈能照到我們家嗎?”女兒的視頻留言讓這個鐵漢眼眶發紅。
兩個年幼的孩子在海南萬寧老家,妻子獨自照料老人和孩子,鐘昆兵卻連續7年主動申請春節值守。今年春運他設計出“潮汐式輪崗法”,讓外地同事能錯峰回家,自己卻默默頂了12個夜班。
“總得有人成全萬家燈火。”他說這話時,正望著對岸徐聞港的燈火漸次亮起。
在五四青年節前夕的班組會上,這位“老航海”對平均年齡28歲的團隊說:“安全不是掛在墻上的標語,而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如今,他帶出的12名徒弟都已成為業務骨干,創新的“五查三問”安檢法正在全線推廣。當被問及堅守的意義,他指向甲板上醒目的安全標語:“每次平安抵達,都是對‘萬家團圓’最好的注解。”
暮色中的瓊州海峽,綠源一號的汽笛再次鳴響。鐘昆兵整理好安全帽走向作業區,甲板燈光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
這個把青春刻進浪花的海南漢子,依然在書寫著屬于新時代航海人的安全長卷——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唯有年復一年對生命最莊重的承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