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消息,今天NBA季后賽繼續進行,火箭主場迎來和勇士的搶七大戰。比賽開始之后,火箭隊繼續采用死掐庫里外加雙塔的陣容,防守庫里效果不錯,但是自己進攻效率較低,首節19:23落后。進入次節比賽后,火箭隊的進攻狀態仍未改善,勇士希爾德和波姐都站了出來,半場比賽火箭39:51落后。進入下半場后,火箭狀態回暖加大沖擊內線力度,打出了一波14:4追分潮,將比分追到62:70。末節比賽,火箭繼續追分勇士也得分,分差一直難縮小,最終火箭89:103輸球。
總結本場比賽火箭輸球原因,從數據層面來看,火箭隊的優勢依舊是防守、籃板、內線得分和反擊得分,但是劣勢仍然是投籃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其實這就是火勇大戰系列賽的縮影,火箭有非常好的防守和籃板,進而獲得了更多的出手次數,但是卻沒有將這些優勢轉化為得分。球員表現方面,因為沖擊內線的打法問題,阿門和申京表現非常亮眼,但是外線投射效果不佳,導致后場組合格林和范喬丹又陷入低迷,狄龍、史密斯、伊森等人也手感非常差,進攻太重內輕外了。
從戰術層面來說,烏度卡的進攻戰術太單一了,不管誰拿球,全場的宗旨就是沖擊內線為主,以申京和阿門單打為主。這樣做的好處是利用了兩個突擊點的優勢,但是取得的效果卻非常一般,雖然相比于外線投射這種進攻效率高,但是對于勇士隊帶來的傷害有限,因為這種打法很難打出一波流,尤其是在比分落后的情況下,這種堅持內線的打法,除了能多消耗一下體能,追分效果并不理想。火箭球員打得足夠努力了,阿門也拼得抽筋了,但是進攻戰術匱乏導致效果不佳。
縱觀整個系列賽,以及本場比賽的表現,你就會發現烏度卡之所以安排多打內線的戰術,也是沒有辦法,因為火箭缺少穩定的投手,范喬丹、格林、狄龍的三分都屬于神經刀,伊森和史密斯也是有一搭沒一搭,阿門沒三分,全場三分18中6,進的少投得更少,這就是軟肋。一支球隊想進攻平衡,光鑿內線顯然不合適,你得2分人家得3分,永遠追不上。這種情況下,老將姐夫和霍樂迪這種有三分的球員,其實可以用用的,烏度卡還是有些固執了,一直在放大火箭隊的投射短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