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一下上方的“關注”按鈕,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建國后,很平常的一天,陳賡的長子陳知非正和一眾老帥在一起吃飯,飯桌上,或為逗逗陳知非,其中一位長者問二人道:
“你知道你爸爸是什么將嗎?”
簡單思索一番,陳知非應聲而答,不想,這不答則已,一答,愣神幾秒后,眾人不禁哈哈大笑。
陳賡一家
而后在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同樣的問題,陳賡的次子陳知建也如此說道,陳知非當時說了什么?他和他父親陳賡之間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童年憾事
陳知非,陳賡的長子,出于父母親工作的緣故,陳知非自小跟著外婆長大,之后要不是那次“照相”事件,陳知非一度以為,父親并不愛他。
一天,舅舅將小陳知非帶到了照相館。
“我們來照相館干什么?”
“你父親想你了,想看看你,但他太忙了,實在抽不出時間,就讓我給你拍張照片寄過去,看看你現在長什么樣子了。”
舅舅全然意料之外的答復引得陳知非震驚不已:“父親竟然會想我。”
陳賡
第一次,父親兩個字在陳知非心中有了溫度,出于好奇、遲疑,之后的日子里,陳知非開始有意無意向外婆打聽父親的下落。
“你父親是干大事的人,等他忙完,一定會回來接你的。”
每每提及父親,外婆總是很隱忍,本還想再多探聽父親信息的陳知非見外婆言辭閃爍,為避免勾起外婆的傷心回憶,年幼但聰慧的陳知非心底雖很是好奇,但終沒有再多問什么。
陳知非開始私下向旁人打探父親的消息,奈何,礙于年齡過小,問問題始終問不到點上,陳知非雖付出了諸多,但始終沒得到什么有效信息。
失落自是有的,但陳知非始終沒有放棄,之后要不是一起慘烈的轟炸突發而至,假以時日,陳知非定能探聽到些許父親的消息,只是,沒有如果。
進入抗日嚴峻時期,為占得先機,日軍派出大批轟炸機對上海進行瘋狂轟炸。
日軍轟炸機
在轟炸線上的外婆家突然中彈,頃刻間,他們一家住的棚戶區被炸成一片廢墟。
外公接受不了眼下的破敗之象,哀痛至極,一時大病不起,沒多久就去世了,外婆和舅舅的身體也每況愈下……
目睹了一切的陳知非心痛欲裂,卻又沒有更好的辦法,崩潰歸崩潰,但日子還得過下去。
幾經思索,陳知非決意拾起自己的“老本行”,擔起養家重任。
七歲那年,舅舅送陳知非上了小學,之后舅舅失業,陳知非被迫輟學,為分擔家庭壓力,陳知非主動走上街頭,當起了報童。
每天凌晨四點,陳知非便會被外婆叫醒,出門后,陳知非直奔報紙批發處,批發50份報紙,隨后跟在上班的大人后面叫賣。
陳知非晚年照片
賣報固然辛苦,但陳知非“只覺得值得”。
“當時我一天能掙個幾角錢,很多時候,這筆錢甚至成為了我們全家人的生活費。”
多年后,再回憶起當日的那一幕,比起心酸,陳知非更多的感受到的是欣慰。
后為進一步改善家人的生活質量,陳知非又當起了鞋童,整天坐在街上給人擦皮鞋。
幾經努力,陳知非又干起了老本行,外婆心疼他小小年紀便擔起了養家重任,陳知非卻不以為然:
“只要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直到后來舅舅帶著一家人住進了一間租來的舊房子里,種了幾畝地,一家人的生活才算暫時安穩下來。
圖片來源網絡
感慨安穩生活來之不易的同時,陳知非決意,“爬得再高一些。”
之后的時間里,努力的同時,陳知非苦尋機會。
一次,陳知非無意間打聽到,一家工廠需要人手,陳知非二話不說毅然加入了其中。
“工廠工作賺得多一些。”
得益于一家人齊心協力,家里的光景改善了很多,日子就這么不緊不慢地過著,就在陳知非以為事情會一直這么繼續下去的時候,一個陌生人的出現打破了后續的一切。
“您好,請問這里是陳賡司令員家嗎?”
1946年,抗戰已經勝利,很平常的一天,一個男子找上了陳知非舅舅家。
驀然之際,舅舅開始詢問其來意,只是,這不問不知道,一問,竟徹底改變了陳知非之后的命運。
父子終于相見
原來,此人非常人,竟是上海地下黨的交通員。
“我是受陳賡司令員委托,找到你們一家,然后將陳知非接到他身邊。”
交通員言簡意賅表明了自己的來意。
一旁的陳知非當即開始詢問父母的近況,不想,交通員話語尚未畢,陳知非便淚流滿面。
原來,抗日期間,父親陳賡智謀雙全,立下赫赫戰功,鑒于其功績突出,勝利后組織上對其委以重任,眼下正擔任太岳軍區司令員。
陳賡
但和父親擔任要職不同的是,母親王根英已于1939年3月,一次執行任務途中,不幸被敵人機槍射中,當場壯烈犧牲。
聞悉母親已經犧牲的噩耗,陳知非悲痛欲絕。
自四歲離開母親,陳知非便再未見過她,多少個日夜,他都在思念母親的淚水中沉睡過去,陳知非始終寄希望于明日,但眼下,這一天永遠都不會到來了。
數日后,陳知非跟著交通員上了路,和他們一同啟程的,還有陳知非的小姨王旋梅。
一路上,車路換水路,途徑十幾個地下交通站,又走了數里路后,一行人終于抵達了太岳軍區司令部。
到了目的地,陳知非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欣喜:“我不知道怎么和父親交流。”
不過,陳知非終究多慮,和陳知非想象中,定會是父親出來迎接他們不同的是,迎接他們的竟是一位抱著一個小男孩的女同志。
下意識地,陳知非便斷定,這位女同志不是別人,正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自己的繼母傅涯,那個小男孩便是自己的弟弟陳知建。
趕至軍區路上,同行人簡單向其介紹過母親犧牲后,父親的生活狀況,簡單寒暄一番后,陳知非一行人進了屋,為給陳知非接風,當天傅涯專門殺了一只雞。
感慨繼母甚是通情達理的同時,陳知非對父親的思念越發嚴重,翹首以盼數日,陳賡終于開完會回來了。
苦盡甘來
“你快看看這是誰?”陳賡循著妻子的聲音望去,只見一個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的少年正站在他面前,因前幾天舟車勞頓,再加上少年的模樣過于耀眼,望著少年,一時間,陳賡不禁失神。
老年的陳知非(右)
是陳知非,自己闊別了近十三年的兒子,盯了少年數十秒后,陳賡恍然大悟。
陳賡當即走上前,雙手抓住陳知非的胳膊,一把將其攬在了懷里,自四歲分別,到當今十七歲,分別數十載,兒子念他入骨,他又何嘗不是。
他也想將兒子接到身邊撫養,奈何,當時抗日形勢嚴峻,戰況緊急,他雖有心,但亦無力。
為家國未來,亦為兒子的安全,只得將其寄養在岳母家,好在現在苦盡甘來。
相思甚篤的父子二人相擁大哭了一場,當天晚上,陳知非謝絕了家里讓他另睡的安排,和父親陳賡、及弟弟陳知建一同睡在了炕上。
血濃于水,和陳知非想象中父子二人闊別十幾年,初次交談定會局促,沒想到的是當天晚上他們相談甚歡。
“那天晚上,我們說了整整一晚上的話。”
在之后的時間里,陳知非有事沒事便會找父親聊天,二人的關系越發熟絡。
平日里,他也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弟陳知建的重任,兄弟倆的感情越發深厚,一家人生活得其樂融融。
其后,繼母傅涯又為父親生下了三個孩子,妹妹陳知進,二弟陳知庶、三弟陳知涯。
陳知非待幾個弟妹如一母同胞所出,盡心盡力地照顧著他們的一切。繼母傅涯感慨陳知非如此懂事的同時,對他也愈發疼愛。
永生的遺憾
時間緩緩而逝,1955年,陳賡被授予大將軍銜,萬事苦盡甘來。
一次,陳知非同幾個領導叔叔在一起吃飯:“你知道你的父親是什么將嗎?”
“我父親是辣椒醬。”簡單思索一番,陳知非脫口而出。
陳知非如此言語,眾人不禁哈哈大笑,說起來,陳知非之所以只說父親是辣椒醬,和父親平日對他的教導分不開關系。
1955年授銜儀式結束后,陳知建和陳知非見父親穿著帥氣的軍裝回來,于是陳知建激動地圍著爸爸轉,迫不及待地問爸爸今天被授予了什么將?
陳賡脫口而出:辣椒醬!
為防止孩子們四處張揚,滋生攀比之心,陳賡只好用這種玩笑的方式來告誡孩子們。
“無論身處何位,我們的工作本質上都是在為人民服務。”
陳知建此時還小,或許他當時也沒有理解父親的話是什么意思,但陳知非在一旁聽得真切,他始終謹記父親的教導。
欽佩父親身居高位,但仍很是簡樸、低調的同時,幾個孩子將這句話銘記于心,而后在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同樣的問題,弟弟陳知建也是如此說道。
虎父無犬子,父親的成績如此卓越,幾個孩子的發展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
后經陳賡安排,陳知非進入華北大學學習,順利畢業后,被分配到長春第一汽車制造廠當了一名技術員,后轉至航天部,為國家航天事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因其成績過于突出,后成功升任航天工業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二子陳知建從哈軍工畢業后,先后在沈陽軍區、第14集團軍工作,擔任重慶警備區副司令員。
陳知建
其中有一個小插曲是,陳知建讀完初中便不想讀書了,好在陳賡的一個老部下及時察覺,找到他將其好好教訓了他一番。
深刻意識到自己錯誤的陳知建這才又回到學校,讀完高中,后成功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專攻導彈工程系遙控遙測專業。
女兒陳知進從解放軍軍醫學院畢業后,成功就職解放軍總醫院,一直奉獻在醫學一線,還出版了多篇著作。
和二子陳知建一樣,三子陳知庶也選擇了從軍報國,參軍入伍后,在濟南軍區服役,任甘肅軍區司令員。
最小的兒子陳知涯16歲參軍入伍,先后擔任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武官處參謀、軍事科學院研究員。
一切都盡善盡美,陳家每個孩子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工作著,為國家建設奉獻著自己的力量。
奈何,世間之事,不圓滿才是常態,銘記父親的教誨,感恩國家對自己栽培的同時,一件事始終梗在陳家五個孩子心頭,無法釋懷,尤其是大哥陳知非。
1961年春,陳賡突發心肌梗塞,搶救無效離世,享年58歲。
當天得知父親去世噩耗,陳家五子肝膽欲裂,奈何,事已至此。
“主要是當時的醫學不夠發達,那時甚至連硝酸甘油這樣的擴冠藥都沒有,要是放在現在,我父親可以做心臟搭橋,根本不可能那么早離世。”
日后每每提及父親,大兒子陳知非便辛酸難耐,謹記著父親的叮囑,陳家五個孩子使出全部心力為國家的發展奮斗著,直到退休。
退休后,幾個孩子都居住在靈鏡胡同的家里,安度晚年,閑暇時分,他們便會聚在一起,回憶父母親過往的點點滴滴,回憶往昔歲月荏苒。
2020年9月13日,陳知非因病醫治無效離世,享年92歲。
一代人又一代人的長征,悉聞陳家故事,民眾不禁感慨道:
“環境育人,陳家五個孩子也算用一生踐行了自己對父親的承諾,他們無愧于自己的革命家庭,亦無愧于父親陳賡對他們的教誨。”
參考資料:
今日頭條:祖國網《1955年大授銜后,陳知建問父親陳賡授的什么將,他說“辣椒醬”》
https://www.ixigua.com/6945396234429563429?logTag=8cc310671a939368f669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