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紅霞
“碳”路者青年突擊隊風采。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青海油田擎旗·英雄嶺非常規攻堅突擊隊在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超能綠戰隊”科技創新青年突擊隊在現場。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從青藏鐵路鑿通天路屏障,到三江源生態監護筑牢“中華水塔”;從玉樹抗震搶通“生命通道”的日夜鏖戰,到清潔能源攻關攀登“光伏藍海”新高地……青年突擊隊的旗幟始終插在時代最前沿,這面永不褪色的旗幟,凝聚著“黨旗所指就是團旗所向”的忠誠,激蕩著“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豪情!
當高原的陽光照耀著新時代的攻堅戰場,青年突擊隊的旗幟依然高高飄揚,他們是高原機場建設一線與工期賽跑的“開路先鋒”;是極地電網技術前沿攻克高海拔絕緣難題的“綠電創客”;是鹽湖鋰礦開發戰場與產能較量的“資源尖兵”;是雪域抽蓄工程中重塑綠色能源版圖的“水電鐵軍”……他們以青春之名集結,遞交屬于他們的時代答卷。
“我是青海省投3×660MW火電機組‘保投運’青年突擊隊、我是冶金技術研發青年突擊隊、我是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建設青年突擊隊……”樸實無華的名字背后是不同凡響的“戰績”。
平均年齡27歲的4萬噸/年基礎鋰鹽一體化項目建設青年突擊隊緊緊圍繞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這一重大目標,以工藝技術提升為突破,2024年授權專利14項,發表科技論文10余項,工藝鋰收率從最初的60%左右,提高至80%……西部礦業冶金技術研發青年突擊隊由8名青年冶金技術骨干組成,平均年齡30歲,專攻青海省重大科技專項“銅鉛鋅冶煉伴生稀散稀貴金屬分離提取及產業化技術”研究工作,突擊任務完成后可產生超10億元經濟效益,將促進青海省較快實現冶金領域循環經濟發展,提升青海省稀散稀貴金屬分離提取利用技術水平。
作為整體年齡最小的突擊隊,青海省投3×660MW火電機組“保投運”青年突擊隊由12名平均年齡25歲的青年技術骨干組成,深度參與機組調峰技術路線選型課題,全力保障亞洲海拔最高、裝機容量最大的66萬千瓦級火電機組工程各關鍵節點按時完成,確保項目整體進度不受影響。突擊隊代表王欽泰表示他們突擊隊就是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在機組建設的過程中,更加了解了火電機組的運行情況,也更加明白火力發電在整個電力系統中處于什么樣的位置,為我們后續的項目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不同于上述突擊隊質樸的名字,還有的突擊隊擁有一個“響當當”的名字——“超能綠戰隊”“江河蓄勢”“開路先鋒”“三北”攻堅、“碳”路者、“郵銀先鋒”“云翼”“擎旗·英雄嶺”,這一個個有趣又有勢的名字背后,是專業支撐起的底氣。
西寧曹家堡機場東進場路項目“開路先鋒”青年突擊隊員白天與烈日為伴,深夜同難題較勁,通過科學倒排工期、輪班攻堅,高效完成了東進場高架橋墩柱和預制梁板施工。同時,積極推動技術創新,成功破解了高架橋與民小公路立體交叉的技術難題和G6京藏高速跨線橋施工難題,為確保項目與機場三期工程同步建成投運打下了堅實基礎。
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碳”路者青年突擊隊成立于2014年,這個扎根塔拉灘、投身清潔能源項目建設一線的突擊隊,先后參與建設了龍羊峽水光互補項目、“青豫直流”(一區兩園)2200兆瓦配套電源項目、共和、大慶兩個光伏發電實證基地、21臺新能源分布式調相機項目。今年主動請纓承擔了伏山共和70萬千瓦光伏項目、光儲一體化50萬千瓦項目建設任務,項目產出的綠色清潔電能作為青海——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重要支撐電源送至華中地區。
“超能綠戰隊”科技創新青年突擊隊由國網青海省電力公司電科院54名青年技術骨干組成,平均年齡29.2歲,碩士占比近40%,聚焦新能源并網等核心領域,推動技術成果快速落地。突擊隊代表王理麗說,2020年為保障“青豫”特高壓直流工程的順利投運,青年突擊隊順勢成立,做實驗,把好設備投運前的最后一道質量關,突擊隊作用顯現。隨著工程的順利投運,青年力量不斷被看到,不斷被委以重任。“這幾年我們在青年身上看到了勇氣、拼勁兒和決心,隨著青年力量的不斷加入,我們隊伍的創新活力也在加強,正是這些讓我們的隊伍不斷壯大,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王理麗說。“超能綠戰隊”從最初的19名隊員到如今的54名,在特高壓設備極端環境下的適應性試驗現場、在新能源并網技術和儲能技術的研究領域,年輕的突擊隊員們奮勇擔當。
水電四局“江河蓄勢”青年突擊隊因國家“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哇讓抽水蓄能電站建設而成立,23名平均年齡28歲的青年技術骨干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為核心理念,勇挑重擔、攻堅克難,力爭將項目打造成為西北抽水蓄能電站智慧建造的標桿。突擊隊代表中國水電四局第一分局哇讓抽水蓄能施工局總工程師李增魚表示:他們突擊隊是以項目為引領,通過師帶徒的形式培養年輕人,讓青年人的活力和激情為項目注入青春力量。
23歲的李梓萌目前是青海油田擎旗·英雄嶺非常規攻堅突擊隊的成員,該突擊隊主要負責青海油田非常規油氣資源“全生命周期”勘探開發研究與技術支撐工作。突擊隊成立于2024年,作為一名年輕的隊員,李梓萌說初入工作崗位又加入了突擊隊,不僅要兼顧工作,還要不斷地吸收新知識,但是看到前輩們在崗位多年,還在不停地學習和研究,對自己有很大的激勵作用。“目前我們研究的非常規頁巖油領域是國內較前沿的領域,我們致力于做一些創新性的研究,突擊隊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在這里非常充實,讓自己有在學校的感覺。”
近年來,青海共青團緊扣產業“四地”建設戰略,以青年突擊隊為先鋒載體,構建“組織動員-資源整合-實踐賦能”全鏈條機制,引領青年在科技創新與產業攻堅中勇擔使命。團省委青年發展部副部長娜仁表示,聚焦全省重點項目、科技創新、鄉村振興、安全生產、搶險救災等各類領域,組建專業化青年突擊隊,通過崗位練兵、技能比武等活動,推動青年在一線錘煉本領,以務實舉措凝聚青年力量,在服務打造生態文明高地和產業“四地”建設中,書寫“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答卷。
4月29日,在青海共青團“青春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為主題的青年思政課的現場,奮戰在青海各個地方不同領域的11個青年突擊隊代表因青年之名匯集,以青春之名,立下“守護家園顯擔當 建功‘四地’展作為”的豪情壯志。
“青春,激情,‘鋰’想,‘碳’路中國夢,勇敢擔當,創新……”隊員代表們用這些詞匯為青春作注腳,為青年樹榜樣。看吧,在青海高質量發展的前行路上,青年之力一直在匯聚,在作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