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政府正式就“KNM Helge Ingstad”號護衛艦的損失,向西班牙Navantia船廠提出高達10億歐元(約82億元人民幣)的賠償訴求。挪威方面指控,護衛艦的建造過程中存在嚴重設計缺陷,是這場事故的決定性因素。
當地時間2018年11月8日,“KNM Helge Ingstad”號護衛艦結束軍事演習返航時,在挪威卑爾根西北部海域與油輪“索拉”號(SOLA TS)相撞。撞擊導致該護衛艦船體開裂,嚴重進水來不及排出,船尾傾斜入海,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壞,最終被拆解。而11.2萬載重噸的“索拉”號油輪沒有受損。
挪威國家安全調查局(NSIA)調查報告顯示,事故源于艦員操作失誤,包括通信故障和導航信號誤判,因此認定Navantia無需承擔賠償責任。該機構的報告認為,護衛艦艦體所遭受的損壞超出了設計預期的參數,如果能更有效地撤離,本可以避免沉船。
在油輪上拍攝的監控畫面,油輪船頭與護衛艦船身發生擦撞
盡管NSIA的調查報告將 “KNM Helge Ingstad”號護衛艦沉沒事故的主因歸咎于人為失誤,但挪威政府堅稱,建造缺陷才是釀成這場悲劇的根本癥結。挪威國防部在最新指控中直指,螺旋槳軸密封系統存在致命設計缺陷,導致了嚴重故障,加速了船體的進水。
2024年8月,挪威政府提起的新一輪訴訟,再度將造船廠責任爭議推向輿論中心。目前,挪威政府正在尋求高達10億歐元的賠償,涵蓋新護衛艦建造費用、還包括沉船打撈、以及拆解軍艦等費用。
被打撈出水面的“KNM Helge Ingstad”
Navantia在2006年至2011年間建造了5艘南森級護衛艦。該系列護衛艦是現挪威皇家海軍的主力艦艇,配備了美制宙斯盾戰斗系統,是世界上最小的宙斯盾艦。“KNM Helge Ingstad”是南森級4號艦,長132米,滿載排水量約5200噸,造價約5億美元。
挪威政府與Navantia正就賠償事宜展開審前調解磋商。挪威政府雖傾向通過調解達成和解,若雙方未能在2025年9月23日前達成協議,審判將于2025年9月23日開始。業內專家指出,此次訴訟結果將對船舶建造與運營領域產生深遠影響。一旦判決落定,該案極有可能成為界定船東與船廠責任歸屬的重要判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