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遼寧日報推出
全媒體主題策劃《最遼寧》,
每日
賞一景、說一人、
展一品、觀一寶。
用鏡頭捕捉廣闊天地間
山川河海的極致景色,
以光影記錄振興場景里
活力涌動的時代畫卷。
定格遼寧之美,
展現遼寧之好。
藍色星河
近日,大連市大黑石、小黑石海濱出現“熒光海”景觀,一波又一波的海浪拍打在岸邊的沙灘和礁石上,泛出晶瑩剔透的藍色光芒,宛若璀璨星河。
“熒光海”實際上是一種生物發光現象,是夜光藻等海洋生物通過體內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光能釋放的過程。
下圖請橫屏觀看??
尉鳳英
在那激情澎湃、熱火朝天的1957年到1965年的八年時光里,她創造了177項技術革新成果,其中有58項堪稱重大技術突破。更令人驚奇的是,她僅用434天,完成“一五計劃” 所規定的工作量。
她就是最美奮斗者、原沈陽東北機器制造廠工程師尉鳳英。1965年,尉鳳英被國務院命名為“毛主席的好工人”,同年10月2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向毛主席的好工人尉鳳英同志學習》。她的事跡和精神,激勵著無數人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努力奮斗。
尉鳳英,1933年6月生,遼寧撫順人,東北機器制造廠退休干部。
大連蜆子面
每個城市都有其獨特的味道。在大連,一碗熱氣騰騰的蜆子面無疑是當地美食界的翹楚。這道經典面食巧妙融合了肥美的蜆子,與北方人鐘愛的面條。當咸鮮海味與麥香面韻相互激蕩,便成就了大連蜆子面。大連人對這碗面的熱愛不斷煥新,在蜆子面里加上了蕓豆,讓這碗面的營養搭配更為均衡。
蜆子面制作過程:首先煮蜆子,煮熟后把蜆子肉剝出;其次,做底湯,放入蕓豆、蜆子等;最后一步煮面,鮮鮮的蜆子面就出鍋了。
“物”里看花
清掐絲琺瑯八寶纏枝花卉紋缽采用掐絲琺瑯工藝精心打造,缽身以淺藍色為底色,裝飾綠、黃、紅、藍、白等纏枝花卉,這些花卉姿態各異,枝葉纏繞有序,給觀者以繁花似錦的感覺。缽體肩部,傳統八寶圖案以紅、藍、黃、白琺瑯釉繪就,八寶紋下,盛開的番蓮花更是嬌艷奪目。
清掐絲琺瑯八寶纏枝花卉紋缽為清代文物,是乾隆時期宮廷琺瑯器中的璀璨明珠,現為沈陽故宮館藏一級文物。
清掐絲琺瑯八寶纏枝花卉紋缽。
來源:遼寧日報·遼望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