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主編《西方歌劇辭典》(上海音樂出版社,2011)之后,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沈旋領銜主編《中外交響曲大辭典》(上海音樂出版社),近日成功入選202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沈旋教授帶領一批上音中青年學者團隊致力于大型音樂工具書撰寫,《中外交響曲大辭典》從啟動至今經過十年打磨,該項目將由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目前進入最后編輯階段。
沈旋(中)、梁晴(右)、陳涵卿(左)共同審稿
主編:沈旋
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我國西方音樂史學界泰斗級專家。曾任音樂學系主任。1956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1961年畢業于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后留校任教。曾授課于上海音樂學院附中、作曲系,并多年在上海音樂學院研究室從事專職研究。研究方向主要有西方音樂史(通史、斷代史),歌劇、作曲家與作品研究等。曾多次擔任權威音樂辭書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音樂卷體裁分支編委,《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二版)音樂學科副主編,《西方歌劇辭典》主編等。
副主編:梁晴
音樂學博士,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研究方向主要有西方音樂通史、20世紀現代音樂、21世紀新音樂及觀念、中國當代音樂創作及思想等領域。參編論著:《西方歌劇詞典》《西方音樂史導學(新版)》《塔拉斯金:何為真正的音樂史》;發起主持大型學術對話研討活動“對話塔拉斯金·2022”;主編《匯流東方:西方音樂中的中國》。
學者團隊以上音音樂學系教師及部分碩博學生為主,輻射至全國各大音樂院校學術中堅力量。大家共同參與,參照國外最新研究文獻,有不少內容屬于國內外最前沿的學術研究成果,觀點新穎、自主原創。在整個撰寫過程中,團隊與作曲家們積極合作,得到很多作曲家朋友們的支持。
項目進展
·2015年1月啟動,設立編委會,多次開會討論,確定辭典詞條架構和規模等事宜。
·2015年2月-2015年6月,主編及副主編共同確認分工、體例、樣條、術語等規范性內容。
·2015年7月至今,編委會成員分頭撰寫詞條,分析每一部交響曲,查詢相關總譜和音響資料。定期召開編委碰頭會,每季度推進和更新一次完稿目錄。
·2016年7月2日,“古典音樂全媒體出版中心”里程碑項目啟動,打造西方音樂理論研究的奠基之作《交響曲辭典》。由上海音樂出版社主辦的“古典音樂全媒體出版中心專題學術會暨《交響曲辭典》及《圖文解析中外交響曲100》選題研討會”舉行,來自全國各地30多位專家教授、學者參加此次活動。
·2018年7月11日,全員召開項目推進會,專家們分別發言。其中梁晴發言題目為“《交響曲辭典》之中國交響曲寫作情況及相關問題”。
·2021年7月,完成80%交稿,其他詞條仍在進一步完善、創作中。
·2022年11月4日,在上海音樂出版社舉行交稿儀式及研討會。
·2023年12月,完成A-Z字母的第一輪統稿,并就譜例、圖表等問題進行統一梳理。
·2024年投入排版,按字母順序進行抄譜、制表。主編及作者團隊、編輯進行第一輪校樣審讀。
·2024年獲得上海音樂學院科研處年度基金資助。
·2025年《中外交響曲大辭典》入選202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
人員名單
主編:沈旋
副主編:梁晴
特邀編審:費維耀
責任編輯:陳涵卿 滿月明
作者(按姓氏拼音排序):
曹逸佳、陳涵卿、陳婧瑜、戴微、甘芳萌、胡曉錚、樂敏、李鵬程、梁晴、陸楊立、魯瑤、明虹、彭程、皮紫明、沈旋、孫依、孫熠、唐吟、陶辛、王嘉佩、王晶、王詩婳、王雨婷、王勇、吳潔、伍維曦、嚴逸澄、楊倩茹、楊曉琴、許學梓、袁勤、袁利軍、張婕怡、張繼紅、張舒然、周婧、周煒娟、鄒彥
供稿:音樂學系
編輯:彭暢
審核:張卓
小音家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