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里講“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又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老祖宗幾千年前就參透了說話的智慧。現實生活里,很多人明明心地善良,卻因為嘴笨說錯話得罪人,事后懊惱不已。
古人還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語言的力量比我們想象得更強大。想要少踩坑、少得罪人,記住這三條忠告準沒錯,這些老祖宗傳下來的處世哲學,到現在都不過時。
一、莫在他人身上找優越感,貶低別人就是在矮化自己
老話說“人活一張臉,樹活一張皮”,誰都希望被尊重、被認可。可總有一些人,為了凸顯自己,喜歡貶低他人。比如聚會上,有人剛分享完自己的經歷,就有人陰陽怪氣:“這算什么,我上次遇到的可比你難多了。”這種行為就像《禮記》里說的“傲不可長,欲不可縱”,用打壓別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只會招人反感。
在職場中,也常見到這樣的人。同事加班完成項目,他卻在一旁冷嘲熱諷:“效率這么低,要是我早搞定了。”殊不知,貶低他人并不會讓自己顯得更優秀,反而暴露了格局。古人講“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真正有智慧的人,懂得欣賞他人的長處,而不是通過踩低別人來刷存在感。學會尊重他人,才是高情商的體現。
二、不把想法強加于人,聊天是雙向奔赴不是單向輸出
生活中,總有人把“為你好”掛在嘴邊,強行給別人灌輸自己的想法。親戚聚會時,七大姑八大姨拉著年輕人問:“怎么還不結婚?再不結就晚了!”朋友聚餐,有人自顧自地聊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完全不顧其他人的反應。這種“強迫式聊天”,就像“強扭的瓜不甜”,不僅讓對方尷尬,還容易引發矛盾。
《孟子》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聊天本應是你來我往的交流,而不是單方面的輸出。如果對方對某個話題不感興趣,或者情緒不高,就別硬聊。就像老一輩說的“看人臉色行事”,懂得察言觀色,尊重別人的意愿,才能讓對話更舒服。給彼此留些空間,不把自己的價值觀強加于人,才是成年人最基本的社交禮儀。
三、八卦是是非的導火索,管好嘴巴遠離是非之地
“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這話一點不假。總有人喜歡湊在背后議論別人,今天說同事的糗事,明天傳鄰居的緋聞。可殊不知,這種行為就像《增廣賢文》里說的“來說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搬弄是非不僅會傷害他人,還容易引火燒身。
職場中,有人喜歡加入八卦小團體,今天討論領導的私事,明天猜測同事的收入。這些行為不僅會破壞同事關系,還可能影響自己的職業發展。老祖宗早就告誡我們“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與其把精力花在八卦上,不如多提升自己。遠離是非,守住嘴巴,才是保護自己最好的方式。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場修行。牢記“勿貶人、不強聊、遠八卦”這三條忠告,踐行“君子慎言”的古訓,時間久了,不僅能減少得罪人,還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