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爾”這場戲,“戲精附體”的印度要演不下去了。
這是老朱自4月22號印控克什米爾的拜薩蘭山谷發生槍擊案之后從印度的種種表現里得出的答案。
今天的文章,老朱把印度在這場戲中上的那些“道具”一一扒一下,大家自行分析老朱所說的“印度在演戲”的結論是不是正確。
道具1:航母
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5年4月,印度海軍現役航空母艦共有2艘,均為常規動力中型航母。
“維克拉馬蒂亞號”是印度的首艘航母,由俄羅斯的“基輔”級航母改裝的,滿載排水量4.5萬噸;印度的第二艘航母“維克蘭特號”是首艘印度的國產航母,滿截排水量為4.3萬噸,要知道,目前滯留在紅海即將退役的美國杜魯門號航母排水量是9.7萬噸。
印度的航母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是沒有艦載機的,后來購入了俄羅斯的米格-29K,又購入了法國的陣風M,理論上,印度的兩艘航母可以搭載72架艦載機,因墜毀與維修等原因,實際的搭載量不足50架。
排水量小,艦載機數量不足,如此,所謂的“印度的雙航母時代”,也就糊弄一下軍事水平在地下室的印度國內百姓。
4月22號克什米爾發生槍擊案,23號“維克蘭特”號航母出現在印度西部的海軍基地,傳言是去接艦載機了,緊接著,維克蘭特號便被部署到了距離巴基斯坦300海里附近的阿拉伯海, 結果,到了26號,西方商業偵察衛星公司MAXAR在加爾瓦爾拍攝的衛星圖片顯示,維克蘭特號已經返回了加爾瓦爾軍港。
不是說好子要去打擊巴基斯坦的港口與沿海城市么,咋轉了一圈就回來了呢?
對此,老朱給出的答案是:印度海軍知道自家航母幾斤幾兩,害怕巴基斯坦空軍與軍艦,跑出去秀了一把肌肉趕忙逃回來了。
全球吃瓜群眾不知道印度航母咋回事,印度海軍高層一定知道,而知道自己幾斤幾兩還要出去秀,只有一種解釋——需要作秀。
作秀,俗稱演戲。
道具2:水壩
22號發生的槍擊案,23號印方關停了杰盧姆河上游大壩的閘門,
關了不到48小時,巴方連反制的手段還沒想出來呢,印度開始放水了。
吃瓜群眾不知道印度的大壩是咋個情況,印度高層肯定心知肚明,知道繼續關著閘門的話,大壩極有可能不堪重負而崩塌,不得已只得選擇開閘放水。
全球吃瓜群眾不知道印度的大壩咋回事,印度高層一定知道,而知道自己的大壩幾斤幾兩還要關閘,只有一種解釋——需要作秀。
作秀,俗稱演戲。
道具3:戰機
據巴基斯坦國防部長哈瓦賈·阿西夫透露,2025年4月29日晚,印度空軍出動4架“陣風”戰斗機進入克什米爾爭議空域執行挑釁性飛行任務,印度空軍副司令達哈卡爾中將直接指揮。巴基斯坦方面通過雷達系統全程跟蹤印軍行動,并派出殲-10CE戰斗機升空對峙。據稱,雙方戰機最近距離僅37公里,巴方火控雷達成功鎖定“陣風”,印軍最終被迫撤離。
巴基斯坦空軍擁有的殲-10CE戰機,裝有中國產的新款雷達,探測距離能沖到400公里,這是公開的資料,全球吃瓜群眾不知道印度購買的法國陣風戰機是咋回事,印度高層一定知道,而知道自己買的戰機幾斤幾兩還要派出去挑釁,只有一種解釋——需要作秀。
作秀,俗稱演戲。
印度人很狡猾,知道只要自己不進入巴國領空,戰機只在克什米爾附近轉悠的話,就算巴空軍鎖定了目標,巴方也不會輕易出手打它的,于是耍了個小聰明,玩了下耗子斗貓。
2025年5月4日,也就是昨天,印度空軍總司令阿馬爾·普雷特·辛格跑去莫迪在新德里的官邸進行了密談,吸引了全球吃瓜群眾的目光。
空軍司令去總理的家密談,聽上去應該是一件極為機密的事,如此,外界很容易猜測是不是印度要空襲巴基斯坦了,對此,老朱的感覺還是作秀。
每年的6月到10月是南亞的雨季,雨說來就來,云層厚還會時常出現亂流,法國的陣風戰機靠激光制導,很容易受到影響,不但有可能炸不準目標還極有可能撞山,且在電子戰中印度也占不了便宜,印度用的是美國的GPS,巴基斯坦用的是咱的北斗,在南亞的上空,北斗的定位可比GPS精準多了。如此,繼續拖下去的話對印度不利,而如果印度真想打擊巴基斯坦的話,就該在近幾天內做出集體決定,而不是讓空軍司令一個人跑到莫迪家去密談,畢竟,一場大戰不可能由兩個人拍板。
大戰來臨,國家領導人與軍方骨干聚首商談這很正常,空軍司令一個人跑總理家去、不是偷偷摸摸去,而是大張旗鼓的去,怎么看都像是在作秀。
5月2日,巴基斯坦緊急呼吁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俄英法)協調介入,要求成立國際調查組核查恐襲事件真實性,并推動對話解決爭端,印度方面對此并未做出回應。
4月22號槍擊案一出,印度立馬把矛頭對準了巴基斯坦政府,又是派航母又是向邊境增兵的,結果,快半個月了,局勢搞得很緊張卻給人一種雷聲大雨點小的感覺,怎么看印度都像是在演戲,根本沒想著真打。
問句為什么?
印度為什么要這場演戲呢?
老朱估計有以下幾種原因:
演戲的目的1:測試各國的反應
從1947年印巴分治到現在,兩國間便一直沖突不斷,這幾年隨著印度腰包漸鼓,藏在基因里的搶地盤的祖傳突前膨脹,此次克什米爾槍擊事件,有可能根本就是一起意外,甚至不排除是印度自導自演,印度想借機測試一下各國的反應。
眼下的印度極想知道,中國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美國對印度的拉攏程度,俄羅斯將如何站隊,孟加拉、伊朗、土耳其這種地區性伊斯蘭強國的態度,等等。
結果顯示,中國一如既往的支持巴基斯坦;美國與俄羅斯只想賣給印度武器,俄羅斯表面呼吁兩國要克制,實際上俄卻會在2025年向印度交付45億美元的裝備;美國口頭支持外交解決,卻向印度出售MQ-9B無人機強化監控,“遞刀子”的意圖簡直不要太明顯。
想來也很容易理解,美俄都巴不得中印直接開戰呢,那樣的話,美俄不但可以賣武器賺錢,還可以削弱中印兩國的實力;
伊朗雖然表面上站出來調解印巴兩國的關系,實際上真打起來的話,伊朗還是傾向巴基斯坦的,一來二者都是伊斯蘭國家且關系緊密,二來在俾路支的問題上,印度的小手伸得太長,損害了伊朗的利益;
土耳其可不像伊朗這般裝X,直接就擼袖子了。
4月27日,土耳其派出7架C-130軍用運輸機,降落在巴基斯坦軍用基地,上面裝滿了各種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和制導炸彈。
土雞有土雞的小算盤,不只是想賣武器給巴基斯坦,更重要的是,土耳其與以色列在敘利亞問題上隨時可能鬧掰,一旦直接交手,土耳其需要巴基斯坦這個強外援。
和伊朗與土雞相比,孟加拉國則相對實在的多,印巴矛盾一起,孟加拉國直接向咱喊話,說如果印巴真的打起來,希望與咱聯手收復印度東北各邦。
以上種種可以看出,印巴真的打起來,巴方一筐的外援,印度一個沒有,如此,換你是老仙兒,你會打么?
演戲的目的2:轉移國內矛盾
印度這個國家,民族多,文化雜,宗教派別林立,國內不種族和教派之間互相仇視,整個社會時刻處在沖突和動蕩的旋渦中。
印度號稱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國家,莫迪也一直想把印度打造成科技大國,事實上,印度的實際情況與其雄心嚴重不相匹配,全球每三個營養不良的孩子便有一個在印度,超過六成的民眾月收入不足一百美元,超過四分之一的人沒上過學,前幾年,印度靠著所謂的便宜的勞動力與巨大的消費市場吸引了許多外國投資者,莫迪老仙一度信心滿滿的叫囂印度將很快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結果,一場新冠疫情下來讓印度掉了底褲,2024年印度經濟增長失速,在亞洲幾個大經濟體里經濟跌得最狠。不少行業都縮水了兩位數,建筑和服務這兩個領域,產值直接掉了差不多一半。就連制造業也慘,產量少了快四成,陸續有外國企業撤離印度。
在這種情況下,莫迪政府極需要轉移國內矛盾,克什米爾槍擊案無疑給了老仙一個天賜的機會,老仙當然不想輕易放過。
演戲的目的3:演給美俄看
眼下的特朗普非常渴望與某些大點的國家達成關稅協定,可這貨又不想吃虧,于是拼命施壓日本與印度妥協。印度此時擴大印巴克什米爾對峙的緊張局勢,相當于手中多了個向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我阿三這會兒家里要打仗了,中國支持巴斯坦,你美國要么真金白銀的支持我,要么在關稅問題上做出讓步,否則休想讓我在南亞方向上掣肘中國"。
與美國討價還價的同時,老仙順便給自己找個臺階,自己家里出事了,頭天去沙特第二天就趕回來了,如此,哪來的時間去莫斯科參加紅場閱兵?
5月9號俄羅斯紀念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80周年是大日子,中國與巴西等19個國家的領導人都去了,印巴局勢緊張,莫迪不去普京家站臺普京也說不出啥來,如此既不得罪美國也不得罪歐洲,普京又無話可說,一舉多得。
此刻的你,是不是感覺老朱把老仙兒”皮袍下面的小“都扯出來了?印度的”小“不可怕,可怕的是印度人的子宮,以印度人強大的生育能力和我國年輕人越來越多的三無現狀,幾百年后我們很難與印度抗爭。人口是國家之本,必須從根本上解決年輕人養育的壓力,養得起才敢生,降低養老金增加育兒補貼必須提速了。
啤酒飲料礦泉水,花生瓜子火腿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