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的希望通過“小長假”提振內需、促進消費,或許我們需要的是,讓大家不僅擁有消費的時間,也擁有消費的心情。"
五一我們連休了5天。5天的小長假是不是應該值得開心呢?但是很奇怪,這個消息出來之后,網上出現了不少的質疑和吐槽。
我舉個有代表性的例子,微博上有一個比較火的內容是這么寫的,“連續兩天不睡覺,然后睡25小時是不是等于多睡了一個鐘,連續兩周不吃飯,然后吃43頓飯是不是等于多吃一頓飯?我們都知道不等于”,“人不是機器,不是簡單的加減法,身體積累的debuff如果不及時驅散會造成不可逆的傷害”。
“所以今天的覺必須今天睡,今天的飯必須今天吃,本周的雙休日必須本周休,否則就會不可逆的產生猝死風險和自毀傾向。”
而今年的“五一黃金周”的確是連休5天,但實際算起來你會發現只有2天假,因為這3天里面包含著周末,還包括1天調休,結果,大家就沒有那么滿意了。
01.
從某種程度上說,調休是有道理的
但也有人認為,調休是有道理的。
網上有多篇文章解釋了調休的理由,總結起來就是,今年之所以要重新恢復五一黃金周,是為了促進消費。我們曉得,在過去兩年的這場新冠肺炎中,全世界的經濟都大受打擊,國內的旅游業在過去兩年也遭受了很大的沖擊,所以需要想辦法盡快恢復和促進。
旅游業不僅僅涉及酒店、航班、火車和旅行社,還牽涉到很多其它的部分,比如旅游景點周邊的飲食行業、零售業,還有一些金融行業,廣告業等。有人預估后發現,這一連串的內容幾乎占全國GDP(國內生產總值)總量的百分之十幾。
此外,我們國家過去幾年很重要的一項經濟政策是提振內需。目前,在我們的GDP結構中,由內在需求帶動的消費比例還不夠,仍然需要繼續提振內需。
那么,怎樣能夠提振內需,同時又能夠幫助旅游業發展?即重新造一個“黃金周”出來。黃金周重新出現后,會促進“假日效應”的產生——逢假日,景點自然就火爆,連帶著這些旅游相關行業的生意變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處。今年春節為了避免疫情的再度爆發,很多人沒有離開自己工作的城市,而五一能夠讓大家回家,豈不是挺人道的嗎?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春節的“就地過年”也幫助了我們穩定生產。不少人沒有回家,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假期結束的時候大家能夠及時恢復生產,而生產能夠推動經濟向好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似乎,我們也能隨著經濟的好轉而幸福一點
02.
“人需要休息,不能夠全部去生產”
我們現在的法定假期是11天,與不少發達國家相比,這個數字顯得并不多。在亞洲,我們的假期時長也短于日本,甚至短于越南。而我們全年的平均工作時長是2100小時。
在過去的一兩年里,“996”和“5+2”成為熱議話題,我們在節目當中已經有過多次討論。不難發現的是,這一屆的中國人,至少中青年,都越來越關注生活質量的問題,而在生活質量的考量中,很重要的一點是個人能夠自由調配的時間有多少,或者說,個人能夠用來恢復自身勞動力的再生產時間有多少。
用最經典的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話來說,人需要休息,不能夠全部去生產。
如果說生產就能發展經濟,經濟好我們就幸福,我們應該一天24小時干活,如此最幸福。但這樣顯然不現實,為什么?因為勞動力會被損耗,我們需要時間來恢復自己的生產力,包括身體上和精神上的生產力。
因此,才有了我們今天一般情況下的“八小時工作制”,以及“周休二日”的安排。通過適當的休息,我們能夠以嶄新的面目回到工作崗位,更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促進生產,讓大家幸福。
道理是這樣,但當你看到我剛才描述那些數字,會知道,即便從法律規定的情況來講,我們實際的假期也并不算多。
03.
“八小時工作制”和“周休二日”從何而來?
“五一勞動節”的起源,就在于爭取每日工作8小時。當年的工人們為了爭取這一點,發動了一場示威游行。為了紀念這一轟動事件,5月1日被定為國際勞動節。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1949年建國后,也立刻把“五一勞動節”定為法定假日。
在當時,工人們的生活苦不堪言,一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是家常便飯的事,以至于大家無法忍受。在此背景下,1886年美國芝加哥發生了“甘草廣場事件”。
它原本是一場和平游行,游行是為了支持八小時工作制工人的罷工,并回應前一天警方殺害多位工人的事件。但一位不明人士在警方即將驅散群眾的時候,向警方投擲了炸藥。炸藥爆炸并引發了警方開槍鎮壓,最終造成了七名警察以及至少四名民眾死亡,另有多人受傷。也就是說,和平游行到最后變成了一場暴力沖突。
為什么這件事情值得紀念?因為它不僅指出了工人的工時限定,還提到了工人再生產自身的勞動力所需要的時間。休息、休假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是工人基本人權的一部分。
五一勞動節,正是為了讓所有的工人能夠有更充裕的,用來滿足自己生活的時間,而不僅僅是為了資方賣命,為了生產、保經濟而犧牲自己的生命健康。
講完勞動節的起源,再來談一下關于周末的部分,“周休二日”的制度是怎么來的?
其實工業革命之初,并沒有所謂的“周末”的概念。早期工業革命波及的一些國家,比如英國、美國,的確會在星期天放假,但那是長期以來宗教活動的結果,星期天大家要參加宗教聚會,周六還是會上班。
改變起源于英國,但起初爭取的也并不是星期六放假,而是星期一休息。之所以出現這種主張,是因為工業革命導致英國整個國家的面目發生了一些新的變化,火車的出現讓近郊旅游變得可行,旅游業占經濟的比重越來越高。
從事旅游業的人,或者受益于旅游業發展的人,特別鼓勵大家星期一也去放假。
而1842年,倫敦出現了一個名叫“早打烊協會”的組織,他們主張除了星期天之外,星期六也能夠讓大家早點下班。
這樣一來比較人道,二來大家星期六早點休息,可以做點自己家里的事,休整一下,養好精神,從而能夠在星期天嚴肅地去教堂參加宗教活動。
一番拉扯之下,很多工人開始在星期六不認真工作,要么曠工,要么上班“摸魚”。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老板不得不逐漸讓步,允許工人星期六早點下班休息。
結果卻產生了一個意外的效果,英國的休閑娛樂產業開始出現。英國大都會的勞工階層,晚上有了空閑,能夠去劇院看雜耍、魔術、馬戲團表演、劇場表演等,我們今天去倫敦西區很喜歡看的劇院演出就是這樣發展而來的。
這樣一來,其實反而從另一方面促進經濟新形態的產生,到最后,休假對經濟并沒有造成想象中的損失。并且,雖然看似工作時間減少了,工人們的工作效率卻得到了提升。
一個比較重大的轉變出現在1914年,著名的福特汽車創辦人福特,率先主張將工人的工作時間從9小時縮到8小時,在當時的英美資產階級當中很少有人這么做。而到了1926年,他更率先規定全公司周六休息,“周休二日”就這樣開始了。
為什么福特要這么做?其實他很精明。福特發現,如果讓工人們休息多一點,固然減少了工作時間,但是他們的狀態和精神都會更好一些,效率提升,他反而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更重要的是,假如工人們多了時間休息和放假,他們就會有更多機會開車出去玩。對那個時候的工人來說,工作一段時間,是能夠成為車主,開得起福特汽車的。
工人們都能開汽車,他們首先就會成為福特工廠的消費者。福特認為,休假增多,一些跟休假相關的消費也會增多,何樂而不為。
時間再往后推,1929年美國發生了大蕭條,失業人口激增,為了保就業,一個思路是,減少每一個有工作的人的工作時長和工作內容,能夠招聘更多的人。雖然大家薪水都不高,但是起碼讓更多人有工作。
在上述情況下,“周休二日”終于逐漸普及開來。我們總結一下剛才講的部分,你會發現“周休二日”和“八小時工作制”都并不起源于社會主義國家,而起源于資本主義國家,甚至背后除了工人們的鮮血付出,還有一些資本家和資產階級中產階層的介入。
而這背后除了少部分人是帶著“人道”理由外,很多時候他們算的也是“經濟賬”,即讓勞動者多點時間休息,他們的工作表現會更好,最后獲益的仍然是資本家。并且,你不能讓工人們只有時間工作而沒有時間消費。
04.
調休的原意或許是好的,但已不適用于今天
匯總以上觀點,我們會發現,我起初引述的那些觀點——從保生產、保經濟、保幸福的角度來說,五一調休是有道理的——有些站不住腳。
調休似乎讓大家都能夠在五一期間放假出門,促進經濟,可問題在于,它撥開了我們平常該要休息的日子,在這種情況下,到頭來還是損耗了我們的生產力,并且一樣損耗了我們本可以用來休閑和制造消費的時間。
將時間回溯到2008年,為什么中國會取消“五一黃金周”?其實當時恰恰是因為旅游從業者覺得每一年他們的黃金時段過于“固定”。
在黃金周的時候,景點人滿為患,那些旅游發達的城鎮全幾乎所有的旅店、民宿、客棧、賓館都會爆滿,以至于它們短期內完全是在超負荷運作。但是一旦黃金周過去,這些地方又很可能會變得門可羅雀。
并且,從一般去度假的人的角度來講,那幾年大家都認為“黃金周”并不是太好的體驗,因為幾乎所有的景點都是人山人海,難以欣賞美景,成本也較為高昂,時不時還會遇到宰客的情況。
正因為這個理由,那個時候才取消了五一黃金周,試圖把假期平均地分配到其它假日里面去。而今年我們重新實行“五一黃金周”,通過調休連休5天,似乎就能夠避免當年的問題,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有人曾跟我說,調休制度來自于1999年的一個規定,它的初衷是為了要讓大家有更連貫的假期。原意其實是很好的。
但是現在的生活環境已經有所變化,人們的壓力與日俱增,需要在類似“996”的縫隙中喘息、生活。如果真的需要提振內需,讓更多的人進行消費,或許我們需要的是,讓大家不僅擁有消費的時間,也擁有消費的心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