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農歷四月初八,晨光初露,廣州市老西關的荔灣湖畔鑼鼓喧天,泮塘村跨越數百年的“起龍盛事再舉行。
傳統龍船文化以“起龍、采青、賽龍、藏龍、散龍”為完整儀式鏈,其中“起龍”象征喚醒龍船之魂,對于端午習俗是極為重要的一環。
“農歷四月八,龍船透底挖!”這句流傳于嶺南的民諺,生生不息。
清晨的荔灣湖波光粼粼,三處“龍船竇”隱于碧水之下,深埋著泮塘首二三約、四約、五約的7條龍船(其中首二三約3條、四約1條、五約3條)。起龍儀式包含祈福、起龍船、清洗、裝飾龍船、扒龍船等多個環節。首先,遵循古老的風俗,由村中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祈福儀式。完成傳統的祈福儀式后,村民們便前往各自的“龍船竇”,迎接暌違一年的龍船。
村民描述:“船底泥漿黏得像糯米糊,二三十人喊著口號,岸上鼓點催著,龍船一寸寸浮起來,仿佛真龍翻身!” 吉時一到,數十名泮塘青壯年紛紛赤腳下水,走進湖床。
起龍的兄弟們先清理積壓在船艙里的沙泥,再慢慢刮松船底的泥漿,隨后眾人齊心協力,將龍船從水中緩緩抬起。接著,用桶盆等工具往外舀水、清除淤泥,龍船才漸漸浮出水面。清洗后的龍船需以豬油涂抹、彩旗裝點,方顯“神龍”威武。
隨著龍船出水,村民們迅速安裝好龍頭、龍尾,將龍船鼓、龍船牌放置在龍船上,并迫不及待地進行試水試扒。村民們個個興致勃勃、精神抖擻,龍船在湖面上來回穿梭,龍船鼓聲與現場觀眾的歡呼聲交織在一起。
廣州老城荔灣著名的“泮塘景”在起龍當天即上演。
除市中心的泮塘村外,四月初八廣州各條有龍舟文化的城中村均選擇當天起龍舟。進入龍舟季,南都、N視頻記者將持續關注。
視頻產品部出品
攝影報道:南都、N視頻記者 黎湛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