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普遍都窮,家里兄弟姐妹多的,常常是一件衣服輪換著穿。
相聲演員岳云鵬原先在表演中,就調侃說自己小時候,但凡姐姐們出門,他就得待在家里。
為啥呢?沒有衣服穿。
所以那時候但凡有人送衣服,我們大多都會樂呵呵的收下。
可現如今呢,生活條件好了,吃飽穿暖也不再是奢望,送衣服這事兒反而讓大家多了一些警惕和慎重。
就像前幾天回老家聚會,表姐拿出自己女兒穿過的舊衣服,說是孩子長得快,基本沒怎么穿過,大家可以分分,給自己家孩子拿走。
可現場的人呢面面相覷,彼此打著馬虎眼,下意識的轉移話題。
直到最后散場,那包衣服仍然原封未動。
其實,表姐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呢孩子的衣服,最好還是不要隨便送人。
畢竟,即使衣服洗的再干凈,也可能殘留細菌或過敏原,別的孩子穿了,可能會過敏,這事兒到最后就說不清楚了。
另外,現在的孩子自尊心都很強,并不喜歡穿別人的舊衣物。
若是家長強行讓穿,還可以引發自卑的心理。
說起來,在如今的這個把孩子當寶的時代,任何好心,都可能弄巧成拙,辦了壞事。
其實,除了衣服之外,還有4樣東西,再新也別送人,別人送你也最好別要。
01.孩子的鞋子
鞋子是貼身物品,而且穿過的鞋子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
哪怕就穿了一兩次,也別輕易送人。
原因很簡單,每個孩子的腳型、走路習慣都不一樣。
如果別的孩子穿了,或者自家孩子穿別人的鞋子,都可能影響足部發育,甚至導致走路姿勢不正確。
此外,民間還有說法認為“鞋”與“邪”是諧音字,送鞋子等于是送“邪氣”,寓意不好。
雖然我們也知道這是“迷信說法”,但就怕遇到個較真的。
本來是好意,結果因此鬧出了不愉快,那真的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即使鞋子再新,也不要輕易送人,或者接受別人的二手鞋。
02.孩子的奶瓶、餐具
像是奶瓶、水杯、碗筷等入口的東西,即使高溫消毒,也可能殘留細菌或奶漬,增加交叉感染的風險。
尤其是奶嘴,長時間使用后會有磨損,再加上結構原因,很容易滋生霉菌,給孩子健康帶來危害。
之前我在網上就看到過一則視頻。
有一對姐妹吵的不可開交,而起因就是姐姐把一個奶瓶,送給了妹妹家的孩子。
剛開始呢,姐姐覺得當初給孩子買的奶瓶,價格高昂,質量非常好,也沒用過,一直舍不得扔。
后來妹妹有了孩子,姐姐就把奶瓶翻找了出來,特地送給了家境相對一般的妹妹。
沒成想,妹妹孩子用了這個奶瓶之后,三天兩頭的生病。
去醫院一檢查,確認就是奶瓶的問題。
這一下,姐妹花吵得面紅耳赤,就連之前積攢的小問題,這一刻也被無限放大。
所以說,哪怕別人送你這些東西,還是全新的,也最好婉拒。
因為你不清楚它們的存放環境和材質是否安全,一不小心,不但會給孩子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彼此的感情。
03.孩子的枕頭、毛絨玩具
枕頭和毛絨玩具,最容易積攢灰塵、螨蟲和口水漬。
即使有的表面看上去非常干凈,但內部可能已經滋生了細菌。
所以再送或者接受這些東西時,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因為有的孩子會對螨蟲過敏,一旦用了別人的舊枕頭和玩具,可能會打噴嚏、起疹子。
另外,毛絨玩具往往是孩子的“情感依賴物”。
如果突然換成別人用過的,孩子可能會產生抗拒心理,甚至影響睡眠質量。
04.孩子的安全座椅
孩子長得快,有些東西可能前腳剛買,沒過多久,孩子就用不上了,或者不喜歡了。
比如說,安全座椅。
大人覺得心疼、舍不得,再加上這玩意兒價格還比較高,所以往往下意識的認為,送人不僅能物盡其用,還能落個人情。
可實際上呢,安全座椅的使用壽命,通常只有5—6年。
如果經歷過碰撞,那么內部結構可能已經受損,繼續使用很容易存在安全隱患。
即使別人送的座椅看上去非常嶄新,但是你也不清楚它是否出過事故、是否超過使用期限。
所以,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盡量自己購買。別送,也別輕易接收別人的好意。
其實,送人東西初衷一定是好的,可但凡涉及到孩子,那么慎重和警惕,才是上上之選。
畢竟,我們很難對一個物品,有清晰透徹的判斷和認知,也無法了解別人送的東西,到底有沒有安全隱婚。
而一旦給孩子造成傷害,那再怎么善良、溫情的“初衷”,也會頃刻之間一文不值。
大家說,對嗎?
最后也想問問大家,你有沒有收過或者送過這些二手兒童用品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