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傳統A級景區迎來客流高峰,“人從眾”景象再現。
一些游客選擇小眾目的地,或邀三五好友露營燒烤,或在梧桐樹蔭下來一場citywalk,或是來到長江邊享受愜意時光……錯峰避堵,親近自然,生態游、露營等戶外活動成為很多人假期出游的熱門選擇。
長江之畔,領略最美火車站百年風華
假期里,浦口火車站成為南京熱門的文化地標,作為朱自清名作《背影》的故事發生地,社交網絡上掀起一股來此打卡的風潮。《浦口火車站逛吃攻略》《浦口火車站這樣打卡超出片》《浦口火車站丨在南京終于不用感受人擠人了》各種經驗分享,讓很多游客在看到攻略后依樣打卡。
“從中山碼頭坐輪渡過來,逛逛浦口火車站的老樓,看看街區里的各種民國建筑,去鐵路輪渡橋拍個照……”游客小黃從浙江來南京,假期最后一天留給了浦口火車站。這里熱鬧而不擁擠的氛圍,讓她很驚喜。在街邊小店,她點上一碗酒釀元宵,悠閑愜意地享受著南京小吃。她感慨,“像是回到了百年前《背影》文中的世界,特別文藝。”
金先生是老南京,他帶著小孫子來這里遛彎。“以前來過這兒,周圍都是一片老房子,有點荒涼破敗。街區出新后,我還是第一次來,大不一樣啊!”他樂呵呵地牽著孫子拍照,給孩子講解津浦鐵路的歷史。他笑言,五一假期就把中山陵、夫子廟這些景點讓給外地游客吧,本地人就到江邊隨便逛逛,能吹吹江風就很好。
在頤和路的光影中,邂逅一場城市出逃計劃
這個五一假期,鼓樓區以“城市深呼吸 鼓樓漫游記”為主題,推出系列文旅活動。
其中,瞄準青年人喜歡的頤和路歷史文化街區,鼓樓區文旅局、寧海路街道、頤和歷保公司以及籮筐文化聯合推出“頤和風物”文化藝術季活動,通過豐富街區藝術活動、加開院落增加消費場景、統籌街區整體資源等方式,進一步提升街區節日文旅消費氛圍。
生活美學市集在梧桐樹影間次第綻放;手作匠人的銀器在陽光下閃著光;草木染布藝隨風輕揚;咖啡香氣與尤克里里琴聲纏繞攀升……年輕攤主與文藝青年的對話聲里,歷史街墻化作承載城市煙火的生活劇場。
藝術盲盒式快閃更是讓每個街角都暗藏驚喜,聯合南京藝術學院、南京師范大學的學生,并邀請國外藝術家在11片區部分點位進行古典吉他、美術融合、社區音樂、音樂劇以及藝術歌曲的街區演藝,豐富地區的活動業態。
礦坑公園敲化石,感受古生物
湯山礦坑公園位于南京江寧,依托獨特的山勢和礦山文化,這里成為市民“家門口”的生態客廳。
這里曾是湯山山體最大的廢棄礦坑——龍泉采石場,由五個采石宕口組成,占地面積約40公頃。如今,這里綠意盎然,樹蔭下、草地上都是露營的游客。孩子們在水塘邊打水槍嬉戲,大人支起帳篷享受圍爐煮茶的樂趣。
“想給孩子報個研學課,沒搶到名額,沒想到這里補上遺憾了。”游客宋女士帶著孩子來礦坑公園游玩,意外發現這里有一處“遠古海鮮市場”。遠古海洋留下的菊石、螃蟹、三葉蟲等化石,陳列在展臺上,公園與南京博古萬卷書公司合作,開設了“化石盲盒”體驗區。游客不僅能購買化石紀念品,還能親手體驗敲化石的樂趣。孩子從一堆頁巖中仔細翻找,在老師指導下輕輕敲開巖石,從中找出菊石化石,經過噴砂打磨拋光,化石呈現出黃鐵礦浸染的特征,外表猶如包裹了一層“土豪金”。孩子們在這里玩得不亦樂乎,大人則是在旁邊的休息區悠然品嘗咖啡,享受寧靜時刻。
“平時周末,湯山礦坑公園的人流量大概是五六千,小長假會更熱鬧一些,大概8000人次左右。”公園工作人員介紹,雖然客流量上浮,但景區面積大,并不顯得擁擠。這個假期,每天早上10點到晚上8點,這里都會舉辦自助燒烤、篝火晚會、魔法泡泡秀、小小動物園等主題豐富的互動親子活動,滿足家庭游的多元需求。
現代快報/現代+記者 是鐘寅 裴詩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