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群身著淺藍色制服的執法人員來說,“五一”假期只是一年中他們工作的一個小片段。因為越是節假日,他們的工作壓力越大,不僅服務到最后一班動車,讓游客順暢出行,還依托火車站、碼頭等交通樞紐執勤點提供便民服務,幫助旅客大海撈針般尋找失物,用實際行動擦亮文明城市底色。
他們,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廈門市交通局運輸綜合執法支隊(以下簡稱“市交通局執法支隊”)。今日,讓我帶您走近這支隊伍,全面介紹支隊在廈門公路、水路、港口等發揮維護運輸環境、秩序和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
立體覆蓋 實現“一支隊伍、一套標準”
“五一”節前,藍制服的身影遍布廈門火車站、環島路、五通客運碼頭、金通航道、廈門地鐵站等,陸海協同開展節前執法檢查,依法緊盯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結合入企檢查加強節前安全督導提醒,排查隱患,全力護航群眾“五一”假期平安順暢出行。
曾厝垵文創村入口,霓虹燈牌與小吃攤的煙火氣交織成一片斑斕。漁橋路口,思明大隊的執法人員緊盯“黑車”,適時攔截。執法之余,面對前來問詢的旅客,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碧波蕩漾的五通碼頭,執法艇犁開浪花駛向金門方向航道。港航六大隊的執法人員在此開展海上巡航執法專項行動,護航金通臨時航道。碼頭的的士候客區,有坐輪椅的臺胞下船,湖里大隊的執法人員立即上前給予幫助,先召車,扶臺胞上車,再幫助搬運行李。
夜幕降臨,地下十幾米深的地鐵集美大道站軌行區內,道岔交互,軌道大隊的執法人員跟隨信號檢修人員開始了“跋涉”。做好紅閃燈防護后,他們開始了計軸車輪傳感器的檢修。
“如今支隊執法范圍覆蓋公路路政、道路運政、公路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軌道交通運營監督管理以及廈門港港口行政、航道行政、水路運政、水運工程質量監督管理等八大門類,以‘一支隊伍、一套標準’實現對交通運輸全鏈條監管的‘穿透式覆蓋’。”市交通執法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鄭福星介紹說,該支隊在2024年以整建制合并港航執法隊伍,通過優化整合設立6個港航大隊,接收行政處罰事項188項,構建起“陸海協同”的立體化執法網絡。2024年度,支隊累計辦理案件11863起,執法觸角從陸域向海域延伸的成效初步顯現。
從“單打獨斗”到“攥指成拳”,聯是大方向。經過多年探索,市交通局執法支隊基本形成市區兩級跨區域、網格化全覆蓋的多部門執法協作機制。2024年共摸排156家門店,將涉旅誘導消費線索專函抄告文旅及市場監管部門;聯合市交警支隊重點督查交通、公安貫徹落實《福建省治理公路貨物運輸車輛超限超載條例》和治超聯合執法常態化制度化情況;與市渣土辦、市住建局等部門針對渣土車溯源整治方面開展定期會商、定期聯動。
3月26日,“閩交巡2001”艇正式列編市交通局執法支隊,為廈門交通執法隊伍增添科技執法力量。(廈門日報 記者 林欽圣 攝)
科技賦能 執法創新與效能提升齊頭并進
3月26日,“閩交巡2001”艇正式列編市交通局執法支隊,為廈門交通執法隊伍增添科技執法力量。“這是支隊首艘針對廈門港航執法工作需求設計建造的高性能執法船艇,將為海上執法工作提供堅實保障。”港航一大隊大隊長林岳表示。
“科技投入推進執法現代化、通過多種手段創新執法方式提升執法效能,是廈門交通執法的工作亮點。”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治超為例,該支隊探索建立非現場執法“廈門模式”,實施“交通實施超限非現場執法、交警實施闖禁非現場執法” 雙輪驅動,成效顯著。2024年,非現場查處違法行為9548起,海翔大道、海滄隧道貨車超限率降至0.16%。同時,支隊創新超限違法案件信息源頭抄告機制,累計抄告貨物裝載源頭單位338處,推動全市公布167家源頭單位名單,形成“執法閉環—行業自律—社會監督”的治超新格局。
市交通局執法支隊還通過無人機、“智慧眼”執法儀等科技手段,形成“線上監測取證+線下精準處置”的高效機制,2024年科技執法查處案件1280起。其中,貨車運載大件貨物規范綁扎專項整治中,通過卡口抓拍排查記錄16.7萬條,立案查處14起,科技執法精度與效率獲交通運輸部肯定。
“閩執法”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后,支隊積極擁抱新模式,并率先實現案件100%線上辦理、執法事項全量覆蓋。2024年4月,該支隊完成全省首單“執法掌上辦”,被省司法廳作為典型案例6次推廣。近期,直屬大隊更是依托“閩執法”平臺成功辦結全省交通運輸系統內首例當事人“零跑腿”、全過程“線上辦”的案件。
服務發展 執法為民有溫度有力度
“執法,歸根結底是為了更好服務人民群眾、服務中心工作、服務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執法工作放在優化營商環境、維護行業安全穩定、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大局中去定位和謀劃,從根源上減少違法行為的產生,這才是執法的真正目的。
近日,直屬大隊執法人員針對一起因行車路線分歧導致的甩客糾紛,啟動線上調解機制,組織網約車平臺、駕駛員、乘客三方開展“云調解”,執法人員既當“裁判員”又當“輔導員”。最終,這起甩客糾紛在執法人員柔性調解下圓滿解決。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完善行政調解全鏈條機制,針對網約車領域糾紛特點,將行政調解程序前置于執法環節。
廈門道路運輸企業數量多、分布廣、監管難,市交通執法支隊在2024年制定出臺《廈門市道路運輸分級分類執法監管工作管理規定》,構建“一個平臺、兩類事項、三級對象、分級監管”的新型執法監管機制,將企業劃分為A、B、C三級(A級為守法經營、風險較低的企業,B級為一般違法情況較多的企業,C級為違法頻次高、危害后果嚴重、風險較大的企業)。“實施分級分類監管,不僅使執法更加精準有力,還結合入企送法上門,有效優化營商環境,打造公平公正的執法體系,形成監管服務‘處處在’,執法檢查‘無事不擾’的工作新模式。”相關負責人表示,2024年支隊結合“綜合查一次”模式,完成A級執法檢查107家次,B、C級執法檢查531家次,執法效率同比提升40%。
在優化營商環境上,市交通局執法支隊還創新“事先告知”“到期提醒”兩書送達方式,精準告知企業修復事項,助企解憂塑信。過去,失信企業發展慢人一步,受限較多。支隊緊貼交通運輸企業需求,以信用修復為“標準桿”,以精準普法、精準修復、數字賦能、部門協同為切入點,2024年度累計幫扶475家企業修復2783條處罰信息。“在法治框架下給予各類企業和從業人員更多容錯空間,有助于降低企業經營成本,護航企業規范經營、更好發展。”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支隊正在大力推行包容審慎監管,推行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制定說理式執法工作手冊,建立“大隊—支隊—交通局”三級矛盾糾紛化解工作機制;落實首違或輕微免罰、從輕、減輕處罰、免于行政強制“四張清單”,2024年共辦理首次或輕微免罰案件2933件;積極推進簡易程序案件當場辦理,實現當事人“一趟辦結”,2024年度累計辦理簡易處罰案件6637件。
“堅持問題導向、注重實效,才能有效提升柔性執法質效。”相關負責人介紹,廈門市交通運輸行業的投訴量逐年下降,2024年聽證、復議及訴訟案件共計38件,爭議率僅0.32%,執法滿意率得到切實提高。
去年12月,來自機關、各執法大隊組成的14支參賽隊伍,共計100余人同臺競技。港航各大隊也集中亮相,首次參與崗位練兵競賽。(市交通局執法支隊 供圖)
隊伍建設 鍛造新時代交通執法鐵軍
黨建引領,綱舉目張。市交通局執法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支隊始終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今年我們重點開展‘黨建共建 助企強基’活動,推進‘一支部一品牌’建設工作,全面提升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質量效能,推動各黨支部與轄區相關企業黨組織實現組織聯建、資源共享、難題共解、發展共促,切實提升行業治理效能。”目前13個大隊黨支部均已完成共建協議的簽訂。
崗位練兵和業務比武,是市交通局執法支隊提升隊伍素質的兩大法寶。2024年,支隊先后組織治超條例考試、隊列競賽等練兵活動20余場,開展重大案件集體討論17次,抽評案卷600余件。在交通運輸部案卷評查中,支隊提交的《廈門某工程單位未制定軌道交通安全保護方案作業行政處罰案》獲評全國“五星案卷”,成為福建省唯一入選案例。
“支隊每年都有崗位練兵考核,去年底舉行的‘崗位練兵’是歷年來規格最高、參與考核人數最多、門類最廣、覆蓋面最全的一次。”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12月,來自機關、各執法大隊組成的14支參賽隊伍,共計100余人同臺競技。港航各大隊也集中亮相,首次參與崗位練兵競賽。
今年4月1日,市交通局執法支隊打破轄區界限,推行港航各大隊之間交叉執法檢查行動。“此次行動是支隊在港航領域首次創新性采用跨區域交叉執法檢查模式。”相關負責人表示,該模式打破了傳統屬地檢查的思維定式,既增強執法透明度,又倒逼執法質量和效能提升。
市交通局執法支隊還結合實際探索,在執法培訓上推出許多創新舉措。今年2月份,依托“藍制服”品牌,在讀書會、宣講隊的基礎上,正式開課“藍制服系列大講堂”。相關負責人解讀,“藍制服系列大講堂”聚焦執法實戰需求,精準設置課程,旨在培養打造一批技術能手、專家復合型人才,提升隊伍綜合素質,鍛造新時代交通執法鐵軍。
這些經驗做法走在前列
先進經驗
東孚、馬巷超限檢測站“司機之家”先行先試經驗在全省推廣
榮譽集體
●支隊獲中共廈門市委、廈門市人民政府頒發“廈門市健康廈門建設工作先進集體”
●支隊直屬大隊、集美大隊、海滄大隊、東孚超限檢測站、橋隧大隊(原)等5個集體(班組)獲評“一星級全省青年文明號”
典型案例
●“分級分類提質效 執法監管惠民生”被列為福建省交通運輸廳“民生品牌”典型案例
●“雙輪驅動 打造治超非現場執法‘廈門模式’”被列為中國公路學會法律工作委員會“公路治超典型案例”
●“部門聯動 創新機制 守護和美鄉村‘幸福路’”被交通運輸部辦公廳等部門列為“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
●《廈門某工程單位未制定軌道交通安全保護方案作業行政處罰案》獲評交通運輸部2024年行政執法案卷評查“五星案卷”,為福建省交通運輸系統唯一入選案件
●“網約車駕駛員違反規定攬客案”被廈門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評為2023年度廈門十大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來源:市交通局執法支隊、廈門日報
作者: 林欽圣、周琦
編輯:藍明珠
記得點點贊、點在看
不然您將無法收到最新的推送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