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迎來立夏節氣,海淀區蘇家坨鎮開啟百年傳統民俗活動——食粥度立夏。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蘇家坨立夏習俗入選第一批全國“一縣一品”特色文化藝術典型案例。自2009年起,立夏習俗活動已連續舉辦17年,成為蘇家坨鎮最具影響力的文化品牌項目之一。
上午,在蘇家坨鎮文化活動中心,約30位居民身著圍裙,戴著套袖、帽子、口罩,圍著六口直徑1米左右的大鐵鍋忙碌著。鍋里的立夏粥正咕嘟咕嘟地冒著泡,空氣中飄來陣陣粥香。熬粥的師傅們拿著特制的大鐵勺不停攪拌。
“立夏粥里有玉米、薏米、紅豆、綠豆、花生、核桃、蓮子等二十幾種糧食和堅果。今年我們準備了一千多斤食材,大伙兒提前三天就開始洗米、泡米,今早5點多就過來熬粥,一鍋粥要熬一個多小時。”李師傅介紹說。
數百名村民與游客圍著近30張桌子坐下,一邊品嘗香濃的立夏粥,一邊觀看非遺表演。演員們身著節日盛裝,踏著鼓點和鑼聲輪番上陣。舞獅表演體現了蘇家坨百姓祈求順遂太平、幸福美滿的美好祝愿;南安河武松打店棍會在騰挪閃轉間展現人們不屈不撓的奮斗精神;空竹表演贏得滿堂喝彩……
據考證,蘇家坨地區立夏習俗活動源于明末清初,距今已300余年。2009年,蘇家坨地區立夏習俗被列為“海淀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為促進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發揚,活動現場設置了傳統習俗體驗區。立夏“秤人”項目前圍滿了人,小朋友們有序排隊稱量體重。旁邊的立夏蛋攤位擺滿了小朋友手繪的立夏蛋,孩子們可挑選喜歡的顏料在空白的蛋上畫畫,留下自己對立夏的印象。現場還設置了景區、特色企業的宣傳攤位,讓外地游客直觀感受蘇家坨地區的文化底蘊與風土人情。
蘇家坨鎮黨委副書記、鎮長趙振宇表示,“食粥度立夏”不僅是蘇家坨民俗文化的生動寫照,更是展現蘇家坨民俗文化蓬勃活力的重要節慶活動。蘇家坨鎮將持續擦亮“蘇家坨立夏習俗”非遺品牌,打造“一路向北追光逐夢”品牌賽事等活動,讓文化更好地融入并服務于百姓的美好生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編輯/胡克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