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圣依和楊子離婚后,生活明顯安穩許多,但離開前夫家,回到娘家后,黃圣依卻遭到母親嫌棄。
母親指責她不應該回來跟父母同住,好像比起來愛黃圣依,她的媽媽更愛自己。
母女相處
作為家里唯一的女孩,在外人眼中,黃圣依應該是那種被父母千嬌萬寵長得的,是家里的小公主。
可當看到這對母女倆的相處狀態,感覺黃圣依在這個家里并沒有太大的話語權。
當看到家里衛生狀況堪憂的時候,黃圣依很善解人意跟母親商量,可以請一個保姆來幫忙打掃,減輕母親的負擔。
這個套房子是他們剛換的大房子,和父母之前住的那套比,家務活會更操勞一些。
這個提議相信很多人都能理解,甚至還有不少人會覺得黃圣依心疼父母,愛爸爸媽媽。
可黃圣依的母親聽到女兒的提議后,卻一臉不高興,果斷拒絕請人來,她明確表示不喜歡別人動自己放好的東西,后來直接反問女兒:“你覺得是你需要,還是我需要?”
這句話可以感受到,黃圣依的母親是很有想法的一個人,即便黃圣依是好心好意,她也可以毫不猶豫的否決。
在黃圣依沒來之前,她每天就是種菜種花,做飯寫書法,身為一個高知分子,她很享受獨處的愜意時光,因為身體還算康健,所以不喜歡給家里請保姆。
但黃圣依回來后,這個家就變了,媽媽責怪黃圣依,是她硬要搬回來和他們夫妻倆一起住的。
黃圣依一來,家里的生活垃圾就會變多。
媽媽的話很犀利,滿含責怪的意味,黃圣依越聽臉色也越難看,或許是媽媽的話,讓她感覺到自己在家里是一個多余的人。
為什么黃圣依會被母親嫌棄?
母親嫌棄
本身離異的女孩,回到父母家中,父母最該站在女兒身后,給與她最大的鼓勵支持,可沒想到,黃圣依卻受到來自母親的嫌棄。
雖然媽媽也是愛女兒的,可相對于愛孩子,在乎黃圣依,她更加注重自己的感受。
當媽媽把染發劑放到冰箱里的時候,黃圣依說這個有毒,不能和食物放在一起。
類似好心的提醒,在媽媽看來,就是女兒對自己生活指手畫腳,媽媽說黃圣依,不要一回來家,就對她指東指西。
在強勢的母親面前,黃圣依一個善意的提醒,都是錯誤的,是不應該有的。
在一聲聲母親的控訴的中,黃圣依剛從楊子那里拿回來的自信,又被打壓下去,委屈的不能行。
為什么黃圣依的媽媽,不像別的母親那樣對孩子包容理解?
這大概率和她所處的生活環境有關,黃圣依的母親鄧傳理,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畢業于上海華東師范,畢業后進入《新民晚報》工作。
那個年代大學生都很稀罕,鄧傳理的文化水平算很高了,可據了解,鄧傳理的父親畢業于清華,叔叔考上上海交大,嬸嬸就讀上海音樂學院,而姑姑是《新民晚報》創始人之一。
黃圣依的父親也很厲害,畢業于清華,還曾赴美留學,這一大家人,一個兩個都是國家棟梁,是高知分子。
對待生活,他們有自己的追求很正常,既獨立又有邊界感,不喜歡有人來插手,更喜歡按照自己舒服方式生活。
黃圣依很小就離家去北京讀書,去香港從藝,后來又回北京嫁人生子,從十幾歲開始就很少跟父母共處一個屋檐下。
這么多年過去,相互之間雖然有親情,可相處時有的溝壑矛盾也難以避免。
黃圣依的到來,打破他們夫妻倆原本平靜的生活,母親心生不滿,責怪她剝奪自己的勞動權利,隨口說她幾句,也是在傳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但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或許黃圣依媽媽只是刀子嘴,豆腐心罷了。
黃圣依離婚后,能去的地方不多,除了在外工作,想有一個溫暖的港灣休息,父母這里是最合適的,雖然跟母親之間有摩擦,但黃圣依的好脾氣能夠容忍這些。
看到母女倆的相處,甚至有網友恍然大悟,好想知道黃圣依的那么能忍耐的性格是怎么來的。
母親過于強勢,讓黃圣依習慣在面對她人說教的時候,保持穩定情緒,婚后面對楊子“爹式丈夫”的PUA,她也能異于常人一再容忍。
黃圣依已經大不一樣,離婚后,她變的更加注重自己的生活和感受,不管是楊子還是母親,他們說什么做什么,黃圣依還是依舊堅持表達完自己的想法。
當黃圣依媽媽遇到楊子,這對前丈母娘和女婿的相處,也是一物降一物,在黃圣依媽媽面前,楊子的語言變得蒼白無力,丈母娘總是能一針見血指出楊子的問題。
當初不支持女兒和楊子走到一起,可見黃圣依母親不僅活的清醒,眼光還很毒辣。
現在黃圣依回歸原生家庭,面對父母的不求回報,她已經是很幸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