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魏建軍從主駕移至第三排,用一句“誰說老板不能坐三排”打破傳統MPV的座次規則時,全新高山已不僅僅是一臺車,更成為長城汽車“技術平權”理念的載體。從5.1億元碰撞實驗室的“看不見的安全”,到Coffee Pilot Ultra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看得見的從容”,再到Hi4四驅技術對“增程妥協”的否定,這臺預售32.98萬元起的高端MPV,正在用技術實力證明:家庭出行的尊嚴,從不需要用戶為溢價買單。
5月4日,當多數車企高管還在會議室研讀數據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已帶著高管團隊、媒體與B站百大UP主“保鏢的車庫”駕車駛向保定郊外。這場直播沒有華麗的舞臺,只有一臺魏牌全新高山MPV、幾杯現磨咖啡,以及一場關于“家庭出行尊嚴”的硬核較量。從徐水試驗場的高環賽道到太行山盤山公路,魏建軍用“老板坐三排”“拒絕增程技術妥協”等顛覆性操作,將安全底線、智能駕駛輔助實力與家庭場景化需求,揉碎在露營、賞景與咖啡香氣中,重新定義了高端MPV的價值邏輯。
從千萬級假人到2025年亞洲最大碰撞實驗室
“生命第一,敬畏生命”——魏建軍在直播中多次強調的這句話,被具象為徐水試驗場內的一場“無聲宣言”。當全新高山以200km/h時速劃過32度傾斜的高環賽道時,鏡頭切向試驗場深處:2025年投入5.1億元建設的亞洲最大多角度碰撞試驗室內,價值超1億元的假人矩陣正模擬著真實事故場景。其中,單價超1000萬元的“數字人”能精準還原兒童、孕婦等特殊人群的骨骼與肌肉受力,為安全研發提供“毫米級”數據支撐。
這種“死磕”安全的底氣,源于長城每年向輔助駕駛領域砸下的10億元研發資金。截至4月20日,長城輔助駕駛總里程已超1.3億公里,行車輔助滲透率達98.1%,AEB(自動緊急制動)系統更幫助用戶避免潛在事故3.2萬次。魏建軍直言:“每一輛全新高山下線,都是對生命的一次承諾。”直播中,車輛在城區復雜路況中主動避讓行人、在鄉村小道提前預判側向來車,正是這套系統與安全研發體系聯動的成果。
從廠區無圖路到太行山彎道,技術自信經得起全網“檢閱”
當直播車隊駛離徐水試驗場,全新高山面臨的挑戰從“實驗室安全”升級為“真實場景考驗”。從廠區內無圖道路的自主變道,到城市快速路的限速識別,再到太行山盤山公路的連續彎道,車輛搭載的長城第三代智能駕駛輔助系統Coffee Pilot Ultra始終保持“冷靜”。全車27個高精度傳感器如同“隱形保鏢”,在無高精地圖覆蓋下實現全場景點到點領航,變道、跟車、限速切換一氣呵成。
魏建軍在直播中坦言:“敢讓高管、媒體同車測試,就是對技術的絕對自信。”這種自信背后,是長城每年超10億元的智能駕駛研發投入與164萬小時的實測數據積累。數據顯示,長城輔助駕駛系統在泊車場景的使用次數已達600萬次,行車輔助滲透率高達98.1%,其穩定性與適應性已超越多數新勢力品牌。而全新高山全系標配的這一系統,更讓“高端智能駕駛”不再是百萬級豪車的專屬。
拒絕增程妥協,Hi4四驅讓每一程都“恰到好處”
當車隊駛入太行山盤山公路,全新高山搭載的Hi4性能版智能四驅電混技術迎來“高光時刻”。面對連續S彎與碎石路面,車輛通過混聯+4擋+前后軸雙電機的混動架構,將1.5T混動專用發動機與雙電機協同至最佳狀態:系統最大功率337kW、最大扭矩644N·m的輸出,讓爬坡如履平地;而智能四驅系統對前后軸動力的毫秒級分配,則讓高速過彎時車身姿態穩如磐石。
“長城打死不做增程,不是技術做不到,而是不想讓用戶為‘落后選擇’買單。”魏建軍在直播中再次重申技術立場。他指出,增程式技術本質是“非油即電”的妥協,而長城Hi4系統通過內燃機與電驅系統的深度融合,實現了城區純電經濟性、郊區混動長續航、長途燃油高效能的“全場景適配”。這種“不偏科”的技術哲學,正是全新高山敢于喊出“動力、效能、駕控體驗三者兼備”的底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