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合資豪華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正在減弱,國產新能源車逐漸成為高端市場的新標桿”的說法,這一兩年,逐漸在中國汽車市場流傳。其實,市場數據并不支持這個說法。
2024年,新能源豪華車銷量達150萬輛,同比增長25%,特斯拉、蔚來、理想等新勢力品牌加速蠶食傳統豪華車企份額。但是,寶馬、奔馳與奧迪仍占據主導地位。2024年寶馬在華銷量71萬輛,同比增長8%,蟬聯豪華車品牌銷量冠軍。其中,X系列年銷量超15萬輛,市占率18%,穩居第一;M系列年銷量突破3萬輛,在50萬元以上性能車市場占比達30%;不被市場看好的純電車型,也超6萬輛,增速顯著,累計交付超40萬輛。
根據《2024麥肯錫中國汽車消費者洞察》顯示,購買百萬級 BBA 燃油車的消費者中,考慮中國高端新能源品牌的消費者僅占 3%,即便是最終選擇了BBA新能源車型的買家,考慮中國品牌的比例僅為 30%。
不過,與此同時,在過去幾年,中國新能源品牌,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憑借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突破,對傳統合資品牌的確形成了很大的壓力。
2025年3月,主流合資品牌零售48萬輛,同比下降4%。德系品牌零售份額17%,同比下降3.6個百分點;日系品牌零售份額12.2%,同比下降1.5個百分點;美系品牌市場零售份額6.8%,同比下降1.4個百分點,三大國別合資品牌零售份額僅為36%。
外資品牌落后的根源,有業務仍側重在燃油車的原因,也有其創新跟不上中國彎道超車的原因。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有全球最齊全的工業門類,有龐大的工程師規模,有熟練的技術工人。憑借這些優勢,中國的汽車工業,快速吸取外國先進技術,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某種程度上,已經實現了彎道超車。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中國本身就是一個超大規模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在輿論、消費者認知、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下,形成了自己的偏好。根據麥肯錫中國調查顯示:中國的消費者對于豪車的認知,他們關注的核心不是價格,而是更多的與科技、創新這些因素聯系起來。關注的是建立在可玩性、智能化之上的豪華體驗。這恰好成了反應慢半拍的傳統豪華品牌的弱點。
一方面,這是智能化、電動化潮流的必然,但另一方面,客觀地說,這反映了中國汽車消費,并不是很成熟,更看重智能體驗、駕艙舒適度等看得見的指標,而忽略那些看不見的指標。
面對這個客觀的市場局面,外資豪華品牌也在不斷變革。以寶馬為例,就正在積極求變,學習中國汽車的“快”,加速邁向“新世代”。
“快”可謂立竿見影,2025年,寶馬將一口氣在中國推出10余款新車型。2026-2027年,寶馬還將在中國推出包括新世代車型在內的20余款BMW新車。
這里所說的“新世代”,不僅是一款新車或一個平臺,而是這些年來寶馬所取得的全部技術突破和創新成果的集大成者,是BMW品牌在設計、技術和理念上的重大飛躍,將定義寶馬集團、BMW品牌和下一代BMW車型的未來。
此次在上海車展首次亮相的BMW新世代駕趣概念車,已經提前展示了寶馬新世代的一些特點。比如,它融合BMW駕控超級大腦,以及全新駕控軟件BMW動態性能控制系統(DPC),將動力與底盤系統深度集成,實現機械響應的數字化控制。這一特點,也將體現在量產的新世代車型上,既可以加速快,又可以操控得當,將寶馬的傳統駕趣,推向智能新高度。
在行業獨創駕控超級大腦與動態性能控制軟件協同配合下,BMW新世代車型將能夠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精度完成所有駕駛動態功能的計算,實現在各種駕駛場景下都可為駕駛者帶來更精準的操控、更絲滑的制動和更高效的能量管理。真正打動駕駛者的,不是速度本身,而是與車輛之間的默契與掌控。變線、過彎,加減速,全新系統能在動作觸發之前完成毫秒級響應速度,帶來出色的過彎姿態和車輛循跡性。人車合一的純粹喜悅,是讓駕駛者時刻感受到信心與掌控感。
寶馬新世代的一個特征,就是從中國的創新中增強寶馬的優勢。
除了電池領域的寧德時代、億緯鋰能這樣長期的合作伙伴以外,寶馬還不斷深化與中國頂尖科技公司的合作。上月,寶馬發布中國360度全鏈AI戰略,AI快速落地產品與營銷端,上周寶馬剛剛宣布與字節跳動深化展開新合作,領悅將和火山引擎圍繞AI在汽車營銷體系中的新應用,提升用戶購車體驗與經銷商運營效能。
此外,BMW新世代操作系統X,為中國市場高度定制,70%源代碼在中國開發和優化,優化了中國用戶常用五大用戶場景的10個本地化交互體驗,更具“中國味”,精準貼合中國用戶的偏好。寶馬定制版車載高德導航打造沉浸式導航體驗,行業獨有的BMW四屏聯動交互界面設計與高德地圖強大的本地化數據完美融合,高德3D高精地圖無縫協同呈現在用戶面前。寶馬還首次將駕駛輔助信息和中央顯示屏上的車道級導航整合起來,以便更加清晰且直觀的顯示周邊路況,更好的執行駕駛輔助相關決策。
與此同時,中國用戶喜愛的主流娛樂功能均將“上車”,中國版新世代操作系統X深度接入本地數字生態,從音樂、視頻到游戲、生活類應用等中國最熱門數字服務都將被集成至車輛的核心交互系統中。隨著咪咕快游的“上車”,車輛還可即刻化身數字娛樂空間。中國定制同樣體現在用戶界面的設計中,中國研發團隊精心打造了“招財貓”與“二十四節氣”等富有中國特色的設計元素,可投射于視平線全景顯示。如,德國之外唯一的中國SkyLab人機交互用戶體驗研究中心,針對近100項細節功能進行本土優化,無一界面不為中國而美;首款呈現5大用戶場景的10個本地化案列,精準貼合中國客戶的偏好。
中國經驗,幫助寶馬獲得了全球性的競爭優勢。針對中國市場量身打造的某些設計,在國際市場也受到熱烈歡迎。比如,近期在印度推出的BMW X1長軸距版,市場反響積極。類似設計也在日本、泰國及印尼等國家獲得應用。中國的創新思維已邁向全球,并成為寶馬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外資品牌在向中國車企學“快”,而外資品牌也有值得中國車企學習的地方。某種程度上,一言蔽之,寶馬這樣的外資品牌,在學習中國車企的“快”,而中國車企要學習外資品牌的“慢”,即傳統豪華品牌在燃油車時代積累的工藝流程、安全性、企業文化。
多年前,在《汽車專業網》編輯針對“電動車起火致駕駛員罹難”的采訪中,一位汽車工程師的話直戳人心?!拔覀冊诔靶芏嗪腺Y品牌的電車,其實很多代價我們也在付,車企長續航里程競賽是以犧牲安全性為代價的?!倍嗄旰?,這句話似乎還是正確的。
寶馬董事長齊普策在接受采訪時說:中國合作伙伴常疑惑為何我們在技術集成時推進速度較“慢”。與中國團隊合作時,我對“中國速度”令人印象深刻:某次會議上討論的技術難題,我們計劃第二天討論,但在第二天的會議前,中方團隊已經通宵攻克并迅速提交解決方案。這種效率遠超歐美標準。但我們不是慢,而是花大量時間進行技術驗證和極限測試。任何可能分散駕駛員注意力或影響車內安全的設計,我們都會反復驗證測試,確保萬無一失。欲速則不達,或許有時候,我們不是最快落地的企業,但必須保證正確性與安全性。
他還說,中國市場中有一些“卷參數”的現象,但是我們始終強調安全第一,安全是寶馬不可撼動的底線。我們在發展技術和創新的過程中,不會讓我們的客戶承擔任何風險。技術創新應該是安全可靠的,不讓用戶承擔風險,這才是真正意義上好的創新。比如,寶馬的風格不在于車內配備太大的屏幕,而是秉承人機工學設計理念,打造極致安全的駕駛體驗,堅持駕駛員“手不離方向盤,眼不離路”。
國產新能源車,的確要緩一緩,靜下心來,從安全、品質,向傳統品牌學習。
中國的汽車制造,三十年走過了西方100年的路,中國的汽車消費,也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快速成熟,開始關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預言,而是一個現實?,F在的車圈視頻號,已經越來越專業了。這背后,是消費者開始變得專業起來,開始關注那些看不見的地方。這正如齊普策所說,消費者越來越關注汽車的‘傳統價值’,如安全性、產品質量、系統整合能力和品牌建設。
就拿最基本的轉向來說,精心調校的轉向,可以簡化汽車駕駛,使其更加輕松、更加安全。為了實現品牌典型的轉向感覺,主機廠要與供應商密切合作,轉向系統組件給到主機廠后,工程師和試車手將轉向系統部件與底盤、減震器、彈簧和制動器進行統合調教。
轉向的感覺,和助力、阻尼、回正性這三個因素有關,而這三個因素和車輛的速度、轉向速度以及施加在轉向裝置中的齒條上的力都有錯綜復雜的聯系。這些參數都得根據車型進行專門調教。即使在同一個車系中,僅是發動機和車身的變化,也得調教。這不僅考驗能力,也需要成本,簡化一些,似乎也不是大問題。但這里的區別,就是在看不見的地方下功夫。
整個新能源車行業,整體上是一種創業者心態。創業者心態更急迫、沖勁更大,有強烈的業績驅動,效率極高。時不待我,是一種精神,也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面臨的嚴峻現實。特斯拉用16年才實現年度盈利,中國車企試圖用5年走完這個歷程。這種壓縮式發展必然導致 “速度-質量-成本”鐵三角失衡。
比如,一個配件制造過程中,有質量問題,解決不好,時間進度上延緩整個制造流程,高層對部門就有壓力,部門扛不過這種壓力就會放松標準。而在一些有著多年沉淀的企業,某種程度上,公司文化,會形成一種相對松弛的狀態。安全就通過這種組織的緩慢,得以保障。
打個比方,現在都說國有餐飲品牌的食品安全更有保障。這些企業,或許盈利能力并不好,服務也不那么好,但要通過縮減食材采購成本,來增加盈利,對不起,從高層到基層都不會這么做。高層不在乎企業盈利,基層不會冒險背鍋做這種事。這種文化之下,利潤績效根本無法推動部門、個人進行冒險。
某種程度上,中國的新能源品牌,如果不那么急,心態更松弛了,做事就更講流程了,安全觀念就會在企業文化中生長出來。
市場中難免傲慢與偏見并存,外資和中國品牌,更應理性看待彼此優勢。國產新能源需在品牌積淀、企業安全文化上補課,在看不見的地方多下功夫,要慢下來。而外資品牌需放下身段,以開放合作和技術迭代重塑競爭力,在看得見的地方,更多滿足消費者需求,實現快速迭代。未來市場將屬于既能融合技術創新,又能尊重多元價值的玩家。
已開快捷轉載,歡迎轉載
已開過白名單的公眾號,轉載請遵循轉載規則
歡迎關注更多深度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