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5月4日電(記者 黃景鴻)福建南安水頭鎮新冒出一座小島,與一般印象不同的是,這座島不在海洋湖泊里,而在稻田中?!拔逡弧逼陂g,記者“登”島體驗,當一回“稻田守望者”。
晚春的大盈溪,好似一幅碧波蕩漾的美麗畫卷,田間作物隨風搖曳,一派生機。從五里橋公園進入,沿著大盈溪畔前行,小島逐漸出現在眼前,島上樹木枝葉交映,遠觀如華蓋。一入島,便有林下清風拂面而來,令人頓感舒暢。
圖為樹島。新華社發
“島上有20棵龍眼樹,樹木占據了島上大部分面積,因此取名‘樹島’?!蹦习彩形捏w旅集團副總經理胡勇告訴記者,小島原本是這片稻田里的荒地,秉持著“最大限度保留自然風味”的原則,集團鋪設設施,引進業態“樹島咖啡”。龍眼樹的樹蔭形成天然的遮陽傘,座椅散落在小島各地。胡勇笑稱:“不知是咖啡館在小島上,還是小島在咖啡館里?!?/p>
福建旅發村游旅游管理有限公司是樹島改造的運營方,總經理何巧玲向記者介紹,這座小島聚焦自然農法、人文美學與生活療愈的融合,從傳統農耕智慧中汲取靈感,并融入現代實踐與藝術表達,打造一個兼具生產、生態與生活價值的現代化“稻趣田野”。
樹島為從城市趕赴鄉村的游客提供了落腳點。在樹島上,人們點上一杯咖啡,慵懶地倚在分散小島各處的座椅上,靜靜望著綠色稻苗匯成的“翡翠?!保暰€一直延伸到地平線處,農人正彎腰插秧,白鷺剛好掠過水面。來自浙江的游客陳先生告訴記者,“感覺自己是一個‘稻田守望者’”。
圖為樹島內部一角。新華社發
與樹島咖啡館隔稻相望的,還是咖啡館。它是由原來溪邊水閘房改造而成,以閩南紅磚厝風格建成一棟小院。這里沒有“鋼筋森林”的壓迫感,只有古厝與稻田共舞的韻律。當記者問起這家咖啡館的名字時,咖啡館運營團隊負責人吳有峰說,“名字就叫‘在發呆’”。
樹島平時還可作為周邊學校的研學基地。稻田林間,大盈溪的自然風光成了最生動的課堂。老師以大地為紙,稻葉為筆,現場講授水稻育種、插秧技術等相關知識,讓學生們了解水稻生長過程、感悟種植的意義,讓“春耕”不再停留于書本上。帶上秧苗,孩子們赤腳踏入泥田,化身“小農夫”,親歷“汗滴禾下土”的艱辛勞作。
據了解,樹島是運營方打造的“守望計劃”的一部分?!霸撚媱澲荚谝杂慰偷囊曇?,傳達人們對糧食的尊重,對田園生活的向往。”何巧玲說,希望以“高顏值”“有故事”“純生態”的方式為游客提供高價值的情緒體驗。
“田野是我們最大的底氣?!焙抡f,水稻由青到綠再到金黃的風景,就是最棒的產品。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