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一,榮昌火了,榮昌成了一個著名的網紅城市,而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卻意外成了最大的網紅!
雖然榮昌火了,但是高書記明顯瘦了,一方面是因為他過度操勞,另一方面是他非常自律,經常長跑鍛煉。
榮昌是個小地方,整個城市餐廳接待旅客的能力只有兩萬人,而整個五一期間,全國各地有150萬人發瘋一般涌向榮昌,人們想看一看榮昌的新氣象,想去區政府食堂嘗一嘗放心的飯菜,想去嘗一嘗聞名海內外的鹵鵝!
當然,這與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和萬區長的大力宣傳推動,懂得利用流量帶動當地經濟有莫大關系。這兩位榮昌的最高主官始終以一種開放包容的心態,不管走到哪里,都允許人們自由拍攝,把人心抓住,把流量拉滿,把身子站直,這才是官員該有的樣子!
2025年五一,重慶榮昌以一種近乎魔幻的姿態闖入公眾視野。這座常住人口僅60萬的川南小城,在短短兩日內涌入超百萬游客,萬靈古鎮元宇宙夜游項目單日客流突破12萬,安陶鎮窯火徹夜不熄,00后陶藝師張悅的“丑萌陶豬”日銷2000件,榮昌陶器銷售額沖至4.3億元……當數據化作滾燙的煙火,人們驚覺:榮昌,已悄然成為現象級文旅新樣本。
這座古稱昌州的千年古城,究竟憑什么接住了這“潑天的富貴”?答案藏在街頭巷尾的煙火氣里,更藏在政府與民間的“雙向奔赴”中。
“淄博有燒烤,天水有麻辣燙,榮昌有鹵鵝?!碑敳莞W紅“鹵鵝哥”林江在長沙街頭追逐外國網紅“甲亢哥”的視頻爆火,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敏銳捕捉到了流量密碼。
他當機立斷:報銷“鹵鵝哥”跨城追流量的費用,重獎10萬元,并授予其“榮昌文旅推廣大使”稱號。這一記“四兩撥千斤”,讓鹵鵝的香氣從巴蜀小城飄向全國。
當領導不僅僅要敏感善于抓住機會,更要有魄力當機立斷,機會稍縱即逝,這一點,高洪波書記做的很到位!
當然,一個社會絕不能只有少數人狂歡,大多數人負重前行,而應該讓大多數人感到心安和幸福才行!
但榮昌的志向遠不止于一只鵝。
政府食堂變身“美食博物館”,20元就能嘗遍豬油泡粑、羊肉湯、黃涼粉等20道“榮昌味道”;萬靈古鎮的元宇宙夜游,讓千年陶文化與賽博朋克光影碰撞出奇幻火花;安陶鎮的生肖盲盒陶器,以67%的銷售額占比證明:傳統手藝嫁接現代審美,便能煥發新生。
政府食堂的食材和飯菜是可靠的,人們心里放心,但是這個價格更親民,其實在物價上漲的今天,這樣的價格幾乎只是成本價。這表現了政府和民眾有鹽同咸、無鹽同淡,大家一律平等對待。
流量如潮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榮昌深諳:網紅城市的下半場,拼的是服務溫度。五一期間,高洪波書記的十項“了不起的決策”,堪稱文旅服務的教科書:
- 交通革命
- :全市公共區域停車免費,交警化身“交通導游”,柔性執法取代冰冷罰單;
- 景區破壁
- :所有國有景區免門票,政府食堂向公眾開放,2元一碗的羊肉湯讓游客直呼“比家里還實惠”;
- 服務升級
- :3000名志愿者駐守高鐵站、景區,提供從路線指引到免費接送的“管家式服務”;雷鋒執法車24小時巡邏,備有應急藥品、充電寶,甚至能幫游客換輪胎;
- 民生溫度
- :允許商戶在不影響交通的前提下擺攤,讓市井煙火與城市管理和諧共生。
最令人動容的,是政府食堂的“瘋狂24小時”。
5月1日至5日,食堂日均接待游客近2萬人,廚師團隊連軸轉14小時,蒸1200斤米飯、炒1500斤豬肉。當游客在社交媒體曬出“3元吃飽、5元吃好”的體驗時,榮昌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何為“以人民為中心”。
政府食堂的廚師不夠用,又從外面請了一大批廚師和志愿者才勉強夠用,很多廚師一天12個小時不停休息,下班的時候手都發麻了。
當有的城市想著借著節日撈一把的時候,榮昌這么一搞,境界就出來了!
榮昌的爆紅,離不開高洪波書記的“流量操盤術”。
其實高洪波書記一直在考慮社會發展和消費的問題,他能夠與時俱進,抓住流量密碼的潑天富貴,實屬不易。最主要的還是他有一顆真誠為老百姓服務的心!
從1月經濟工作會上號召干部帶頭消費,到4月組團喊話周鴻祎制造話題,再到五一期間政府食堂開放沖上熱搜,榮昌的每一步都踩準了流量節拍。
但榮昌的“紅”,絕非偶然。當其他城市還在糾結“該不該學淄博”時,榮昌已將“服務型政府”理念推向極致:
- 公務員變“店小二”
- :北站志愿者“問路必送”的承諾,讓游客感受到“被重視的尊嚴”;
- 官民互動零距離
- :高洪波書記親自下場與網紅互動,用“周鴻祎同款鹵鵝”制造傳播爆點;
- 長效思維
- :政府食堂開放非一時作秀,而是計劃常態化運營,讓“寵游客”成為城市基因。
正如網友所言:“榮昌的免費不是貼錢,是投資人心。”當游客因感動而消費,因尊重而傳播,榮昌的“流量經濟學”便完成了閉環。
為人民服務絕不是一句口號,而應該落在實處,體現每一個細節當中,變成可操作的政策和人民的紅利與財富,老百姓富了,大家日子好過了,當官的臉上才有光!
榮昌現象,確實給中國城市治理上了生動一課:
- 流量思維≠短期功利
- :榮昌的“寵游客”不是作秀,而是將服務融入城市DNA。當公務員以“引導群眾致富”為使命,當政府食堂成為“城市會客廳”,流量自然轉化為發展動能;
- 文化傳承需要年輕化表達
- :生肖盲盒陶器、元宇宙夜游證明,傳統文化只有擁抱Z世代,才能煥發新生;
- 官民共治才是王道
- :從允許擺攤到志愿者服務,榮昌用行動證明:城市管理不是“貓鼠游戲”,而是“雙向奔赴”。
如今的榮昌,依然在創造奇跡:政府食堂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萬靈古鎮夜游項目預約排至端午,陶藝師張悅正籌備“丑萌陶豬”IP聯名……但榮昌的價值,遠不止于數據。
它讓我們看到:當政府放下“官架子”,當城市充滿“人情味”,爆紅便能走向長紅。
“人來了,什么都來了?!边@句樸素的話,道出了榮昌的終極密碼。愿更多城市能讀懂這份“溫度經濟學”,讓中國的大街小巷,都飄蕩著榮昌般的煙火氣與人情味。畢竟,一個能讓人“吃飽了繼續逛”的城市,何愁沒有未來?
榮昌味道,是鹵鵝的香、陶器的雅,更是服務的暖;榮昌溫度,是政府的誠、民風的淳,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奔赴。
這,或許就是榮昌帶給中國城市的最珍貴啟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