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業在任何國家、地區,都是一個支柱性的產業,它所帶來的經濟規模、串聯起的上百個上下游行業(如鋼鐵、水泥、建材、運輸、金融、中介居間、醫療、教育、交通、家居裝飾、社區底商、酒店餐飲、文旅、娛樂洗浴等),是其他任何行業都無法比擬的,在短時間內,還沒有任何行業能夠替代房地產帶來的經濟收益。
而且,最重要的是,在中國,房產是能夠撬動中國家庭購買力的最大的杠桿。
在國內,絕大多數居民家庭財產中最值錢的大件,人們愿意花幾十上百萬買一套房,卻不愿意花那么多錢買一輛車,主要還是因為,在人們心中,始終還是把房產視為一種資產,一種財富儲存形式,也就是類似于存錢,當急用錢了,房產還可以變賣,而其他的消費品(比如買車)就屬于我純粹的消費,花了就花了。
就貴州而言,因為處于西部地區,城鎮化進程起步比較晚,城市發展遠遠落后于浙江、廣東、上海、北京等沿海發達地區和城市,就連同處于西南的隔壁省會都比不上,就成都、重慶、昆明的城市人口和經濟規模而言,把貴州最大的城市貴陽拎出來,也只能排個西南F4的末位。
2024年末,貴州城鎮常住人口2187萬人,占全省常住人口3860萬人的比重為56.65%。
而2024年全國的城鎮化率達到了67%,也就是說,貴州距離全國水平,起碼還有10個百分點的增長空間。
不說貴州要搶著排名全國前列,但起碼也要達到平均水平,不能拖全國后腿才對。
因此,如果按照貴州3860萬的常住人口計算,這10個百分點的增長,將帶來至少386萬的人口“進城”。
只不過,未來的人口“進城”將不再是“農村到縣城、縣城到地市、地市到省會”這種模式了,而代之以“三四五線到二線、二線到新一線、新一線到一線”的進階版本人口遷移。
因為宏觀方面,特別是城際區域格局競爭(成渝城市圈和粵港澳大灣區的虹吸力度日漸加強)留給貴州趕超的時間并不多,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和資源,去兼顧所有的縣城、地市等三四五線城市了。
如果貴州再不誕生一個具有強大容納力和虹吸力的大城市(人口規模起碼達到1000萬級別、經濟GDP向萬億俱樂部靠攏),那么,這些煞費苦心、負債累累修起來的高鐵、高速,都將成為為成渝都市圈、粵港澳大灣區“輸血”的便捷通道,整個貴州都可能會持續人口凈流出,走下坡路進入惡性循環。
因此,只能集中全力,把有限的資源用在刀刃上,推進強省會戰略,做大做強一個核心大城市,那就是貴陽。
如果未來有386萬的省內外人口涌入省會貴陽,也就相當于常年外流到省外人口中的不到一半左右,能夠回流到自己的省會城市貴陽,那么,加上現在貴陽640萬常住人口,達到1000萬人的規模,并不是不可企及的目標。
同時,如果以此計算GDP的規模,386萬相當于在640萬的基礎上增長了60%,那么按照現在貴陽GDP總量5777億元來計算,增長60%,就能夠達到9200多億,也就是近乎接近于萬億俱樂部了。
因此,為了容納更多的人口和產業增量,未來貴州還是應該要大力發展房地產的,因為確實沒有其他更好的產業能夠替代現在房地產的支柱地位,這一點全國都一樣,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貴州未來還是要力爭趕上全國平均值,而且,重點是發展省會貴陽的房地產,讓這些新“進城”的新貴陽人留得住,并且能夠在城市中創造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