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媒體近年來頻頻放出一些聳人聽聞的言論,其中“一旦動手,將打擊北京青島”這樣的話更是引發了我國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此同時,韓國商界巨頭卻站出來呼吁冷靜,強調“韓國得為后代留條活路”。
作為我國的近鄰,中韓關系的發展不僅關乎兩國人民福祉,也對東亞地區的和平穩定有著深遠影響。
韓國媒體的軍事言論是怎么回事
先說韓國媒體拋出的這個“打擊北京青島”的說法。韓國媒體提到的這種可能性,主要是跟美國開發的“堤豐”導彈系統掛鉤。“堤豐”是美國陸軍搞的一種中程導彈發射平臺,能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和“標準6”導彈,射程挺遠,理論上從韓國發射確實能覆蓋我國沿海一些城市,比如北京、青島、大連啥的。
韓國作為美國在東亞的鐵桿盟友,跟美國在軍事上深度綁定,尤其是在美韓聯合軍演和武器部署上,動作頻頻。2024年美韓外交和國防部長“2+2”會議的聯合聲明里,就明確提到要加強雙方的軍事合作,這“堤豐”系統自然也成了韓國媒體熱炒的一個點。
不過,話雖這么說,實際操作起來沒那么簡單。韓國媒體放出這種狠話,一方面可能是想展示自己的軍事肌肉,給國內民眾提振信心;另一方面,也是在配合美國的戰略布局,向我國施加壓力。
但咱們得客觀分析,韓國真要動手,風險可不小。韓國離咱們太近了,真打起來,它自己就是前線,首爾離朝鮮才幾十公里,戰火一燒,韓國本土首當其沖。更別說“堤豐”系統雖然技術上牛,但部署和使用得看美國的臉色,美國會不會讓韓國這么干,還得打個問號。所以,韓國媒體這話實際更多是戰略恐嚇的味道,離真動手還差著十萬八千里。
咱們的網友一看“打擊北京青島”,肯定不樂意,輿論場上罵聲一片也很正常。外交部多次強調,我國愛好和平,但絕不懼怕威脅,任何挑釁都會遭到堅決回擊。畢竟,北京是咱們的首都,青島是大港城市,誰敢動這心思,咱們能坐視不管?所以,韓國媒體這話與其說是現實威脅,不如說是給自己壯膽,順便試探一下咱們的底線。
韓國企業界的擔憂
韓國媒體在那兒喊打喊殺,韓國企業界卻坐不住了。以崔泰源為代表的商界大佬站出來潑冷水,說得直白點:“韓國得為后代留條活路。”崔泰源是韓國商工會議所的會長,也是SK集團的掌門人,他在商界的影響力不小。他這話其實是提醒韓國政府,別光顧著軍事上逞能,經濟才是韓國命根子,搞僵了跟我國的關系,吃虧的是自己。
為啥韓國企業界這么緊張?數據說話。2023年,中韓貿易額占韓國對外貿易的近四分之一,我國是韓國最大的貿易伙伴。半導體、汽車、化工這些韓國支柱產業,都離不開我國的市場和供應鏈。比如,三星、現代這些巨頭,在我國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一旦關系緊張,首當其沖的就是他們。崔泰源這些人看得明白,軍事對抗聽著熱血,可真干起來,經濟上得掉塊肉。
更別提歷史教訓了。2016年的“薩德”事件,韓國政府硬要在本土部署美國的反導系統,結果咱們這邊直接出手制裁。樂天集團在華業務幾乎全軍覆沒,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從20%一路跌到1%以下,那叫一個慘。崔泰源公開呼吁,韓國得務實一點,別為了短期的政治利益,把經濟命脈搭進去。畢竟,國家安全重要,但飯碗也得端穩。
韓國企業界的態度不是反對國防,而是覺得軍事冒險得有個度。跟我國翻臉,不僅生意不好做,供應鏈斷了日子更難過。尤其現在全球經濟都不景氣,韓國這種外貿依賴型國家更得小心翼翼。所以,崔泰源這話既是敲打政府,也是給民眾提個醒,別被媒體的狠話帶節奏,真要為后代著想,還是得穩住經濟這盤棋。
中韓關系的未來該咋走
聊完了韓國媒體和企業界的分歧,咱們再看看中韓關系的大局。韓國是咱們的近鄰,兩國關系好壞直接影響東亞的穩定。
過去這些年,中韓在經貿、文化上合作得挺不錯,但軍事和外交上的分歧也不少。
先說好的方面。經貿合作是中韓關系的壓艙石。2015年中韓自貿協定簽了之后,兩國貿易額蹭蹭往上漲。2025年自貿協定升級談判要重啟,這對雙方來說都是個機會。加上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2022年正式生效,中韓跟其他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又降了不少。
2023年統計數據顯示,RCEP生效三年,區域內貿易額增長了15%以上,這對中韓來說都是實打實的紅利。文化交流也不賴,韓劇、KPOP在我國火得一塌糊涂,咱們的電影、美食也在韓國有市場。
但問題也不少。韓國在軍事上跟美國走得太近,難免讓咱們不舒服。比如“堤豐”系統的事兒,雖然還沒真部署,但光韓國媒體炒作就夠讓人頭疼了。
未來中韓關系咋走,關鍵看雙方怎么拿捏。韓國政府得明白,跟我國鬧僵沒啥好處。軍事上逞能一時爽,經濟上吃苦可不是一天兩天能緩過來的。咱們這邊呢,也一直強調開放合作的態度。只要韓國尊重咱們的核心利益,別在臺灣問題、釣魚島問題上踩紅線,中韓關系還是有很大空間的。畢竟,兩國都是東亞的重要玩家,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底線,任何挑釁都得堅決反擊。但與此同時,咱們也愿意跟韓國好好相處。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就說了,中方希望中韓關系健康發展,關鍵是相互尊重、平等互利。中韓要是能穩住大局,對兩國人民、對整個地區都是好事。
總的來說,韓國媒體喊“打擊北京青島”更多是放狠話,實際干不干得成還得看實力和膽量。韓國企業界站出來喊“留活路”,則是從現實出發,不想讓國家被拖進冒險的坑里。中韓關系的未來,歸根結底還是得靠雙方冷靜下來,少點對抗,多點合作。
咱們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既有捍衛自身利益的決心,也有推動地區和平的誠意。韓國那邊呢,也該好好想想,到底是跟美國綁死一條路走到黑,還是跟鄰居多搭搭橋,為后代留點余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