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結束,5月第一波降雨也基本結束了,大范圍區域進入到無降雨的模式,只有少部分區域有。
然而,下一波降雨基本確定,又要來,但好消息是——南北區域都有趨勢,那到底如何發展呢?
其次就是南海區域有熱帶擾動活動,會不會南海擾動送水呢?下面就一步一步來看看,先給大家說明一下五一假期的降雨情況。
五一假期降雨結束,我國雨水變化如何?
對于五一假期,不少朋友肯定都玩嗨皮了,當然,我還是在搬磚,宅男一個,但也隨時為大家把控天氣,能夠回應的,我都是全回應,偶爾可能也偷偷懶,回答晚了,大家見諒,我就喜歡跟大家交流,但注意和平為主,在這個五一假期之中,我所在的城市也出現“狂風暴雨”,也算是緩解一波熱的局面,算是相當不錯。
當然,也還有少雨的地帶,依然保持少雨,干旱嚴峻。
而從五一假期的降雨情況來看,我國整體的降雨依然是集中在南方為主,從累計的雨水量可以看到,我國長江以南不少區域都是10毫米到50毫米的累計雨水量,這還是相當不錯,當然,云南應該是最少的, 連廣西都出現10毫米到50毫米的區間,這對干旱來說,有一定的緩解。
最強的降雨分布累積量最多的是在廣西東部,廣東中部,貴州南部區域,出現了50毫米到100毫米的累計區間,所以,這樣來看,其降雨還是不錯。
而北方除了東北,西北兩個方向有明顯的降雨之外,其他大部區域都沒有什么降雨,1到10毫米的區間占據了一大部分。
所以,是真的不多,可能少部分地區也出現了一波小雨、中雨,但整體不多,那就只能等待后續的降雨到來,這不,恰好北方的降雨趨勢也在呈現一點。
5月第2波降雨確定:仍有暴雨,如何分布的?
在第1波降雨短暫消停之后,我國第2波降雨就要來了,只不過短暫消停期間,我國華南也還有小范圍降雨,注意一下就行,其他區域基本沒有,而在新一輪降雨到來前,我國雨水的分布主要的過程還是南方較多,北方也有,相對較少。
按照我國給出的預警來看,預計這一波降雨從7日開啟發展,并且快速擴展,增強,從降雨發展起步階段來看,其南方大部都有降雨,湖南,福建,廣東,江西,廣西等地均有分散性的降雨發展,局部區域有暴雨。
過后,降雨出現升級,南方的水汽相當充足,其強降雨的覆蓋區域大了很多。
依照我國整體給出的趨勢來看,其在貴州東南部、廣西北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中南部、福建西部、浙江西南部等7省有100~160毫米,局地超過200毫米,看到沒?7省有雨量超100毫米,分布區重點注意了。
主要影響時段為8日白天至夜間,這個時段警惕。
同時,北方也有降雨活動,在華北,內蒙古等地有分散性的小到中雨,但整體上來說,不是很強。所以,巔峰時刻降雨最大面積時候,北方也有散亂的雨水活動,只是整體不強而已。
如果稍微細心的朋友應該注意到了,這一波降雨雖然主流是在南方區域,但整體的雨水帶是北上了不少,所以在安徽,江蘇,湖北等地的雨水覆蓋區域大了一點,這對緩解干旱來說,是一件好事情,所以,可以期待一下。
但最終強度也要看觸發的水汽活動兇猛不,一定要注意極端性的轉變,因為此前很多區域長時間干旱,警惕旱澇急轉的發展。部分的數值數據顯示,具有區域性的極端性轉變過程,這里先提醒一下。
本輪降雨主要是在9日前發展,基本是發展3天,10日可能稍微偏南區域也有,但整體在減弱,在這一波降雨之后,預計在15日前后,還有雨水活動。
其中江漢、江淮、黃淮等地也預計在降雨升級,這說明了雨水北上趨勢變更多了,這是好事情,同時,江南,華南的主要降雨變化不大,依然保持,后續的降雨變化空間還大,大家先注意5月第2波降雨就行。
南海擾動送水來了?
的確,除了此前說得臺風胚胎之外,南海區域有一個熱帶擾動變化較強,其狀態還是相當完美,雖然還沒有看到EC,GFS支持臺風的發展趨勢。
但是,這個熱帶擾動在靠近我國華南方向,并且在850hPa的狀態之下來看,的確具有輸送水汽到我國,至少從分析數據值數據來看,有這樣的趨勢。
所以,這說明了接下來南方的降雨活動,還真的有可能與它有關系,至少從分析上來看,是肯定的。
那么,這里也有必要強調一下,極端性的發展了,南方的朋友要特別注意。
這要是水路完美打通的話,對我國北方的降雨也有可能帶來一下升級,這就是南海擾動送水來了的趨勢,這就是基本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