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醫療保障局4月30日發布2025年全省違法違規使用醫保基金典型案例(第一期),集中曝光三起涉及康復領域的醫保基金違規案件,涉案金額累計超400萬元,相關機構被追回違規資金并處以行政處罰,部分案件已移交公安機關進一步調查。
案例一:針刺項目“虛增收費”被追責
2024年2月,南平市建陽區童游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因群眾舉報被立案調查。經查,該院中醫科2023年普通針刺項目收費數量遠超實際治療次數,造成醫保基金損失16.76萬元。屬地醫保部門依據《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督管理條例》等規定,約談機構負責人,追回全部違規資金,并處以20.95萬元罰款。
案例二:康復治療師“越權診療”遭重罰
2024年10月,邵武康復醫院在醫保部門“四不兩直”(不發通知、不打招呼、不聽匯報、不用陪同,直奔基層、直插現場)突擊檢查中被發現存在嚴重違規行為。2023年1月至2024年10月期間,該院康復治療師擅自替代醫師職責,獨立開展疾病診斷、制定診療方案、開具醫囑、書寫病歷等操作,以及開展推拿、針灸、穴位貼敷等中醫理療項目,違規使用醫保基金207.22萬元。經核查,醫保部門追回已撥付的158.65萬元,拒付未撥付的48.57萬元,并處以158.65萬元等額罰款。
案例三:虛假耗材記錄涉嫌騙保被移送公安
2024年8月,上杭陽光婦科醫院因群眾舉報虛構穴位貼敷治療項目被立案。調查發現,該院2021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間,穴位貼敷項目耗材實際用量與進銷存記錄嚴重不符,服務數量遠超耗材進貨量,涉嫌騙取醫保基金153.55萬元。屬地醫保部門依據協議追回59.72萬元違規資金,暫停該院醫保結算,并將線索移交公安機關處理。
在醫療體系交叉融合的背景下,康復治療師能否操作中醫類項目正成為行業焦點。盡管康復治療師歸屬西醫體系,擁有獨立的評估與治療體系,而中醫診療項目明確屬于中醫執業范疇,但中醫康復的實際操作中卻并不能完全劃分開來。
如邵武康復醫院案例所示,康復治療師擅自替代醫師職能(診斷、開醫囑),反映出部分機構為追求效率或降低成本,模糊專業資質邊界。康復治療師本應執行醫師制定的方案,但實際操作中常因人力不足或利益驅動,突破執業權限,導致診療過程失控。
隨著醫保監管從“結果追溯”轉向“過程管控”,康復科中醫項目的粗放式發展或將終結。這種變革雖帶來短期陣痛,卻為康復醫學的專科化、標準化發展奠定基礎——或許唯有劃清執業邊界,才能真正釋放康復醫學中西醫融合的治療價值。
· 歡迎點贊、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來源:醫保局官網、康知了
編輯丨云自閑
本文系“康知了”綜合整理創作稿件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部分內容為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