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夫妻關系 不同類型的人 痛苦來源
問:我覺得今天真是特別幸運。我剛和我老公發生沖突,然后就看到了冷愛老師。
我的沖突就是,昨天我送孩子回來,然后我想和老公聊聊。
但是,他不由分說的,就嚷了一頓。
他特別著急,說孩子怎么樣怎么樣。他使勁嚷,說完自己就走了。
我再給他打電話,他就說怎么怎么著。其實我想和他好好溝通的,然后我的情緒就特別不好。
然后我陪孩子的時候,明顯感覺自己能量就提不上去,孩子可能也感受到了。
早晨起來,我就感覺我什么也不想干。是他做的飯,然后他跟我說話,我也不搭理他,孩子也感覺很壓抑。
我就跟他說:“你送完孩子回來,咱倆好好談談”。他說“不行,我有事,我要按摩去”。
我特別生氣。我就想“我跟你好好談談,想給你個機會,你還不想交流,真是氣死我了”。我平常就是這個模式。
答:你老公去按摩了,你和我連麥,這不也是另一種心理按摩嗎?
一、情緒的距離
你知不知道你自己“氣死了”,是處在痛苦中?你知不知道生氣對心臟不好?
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學會一個很重要的方法——跟自己的情緒保持距離。
當然,我現在跟你說這些,可能在你腦子里還只是理論,你可能做不到。
你需要通過一些練習,比如休息術、觀呼吸,來逐漸實現這一點。
你可以先對自己說:“我和情緒保持距離。” 這是愛自己的開始。
過去,我們以為愛自己就是給自己買個包、買個化妝品、吃點好吃的。
現在是新時代了。現在,愛自己的方式是要學會看見自己的情緒。
那么,我們如何與情緒保持距離呢?一個重點就是懸浮視角。
什么是懸浮視角呢?就好像有一個你在空中俯瞰自己。
如何培養這種懸浮視角?大家可以練習兩個方法:休息術和觀呼吸。
二、痛苦的來源
你要知道,你的痛苦來自哪里。你的痛苦源于你的執迷不悟。
什么是執迷不悟?當你老公想和你溝通時,他可能會去做早餐。
在關系心理學中,這種行為被稱為修復嘗試。修復嘗試是一個重要的知識點。
什么是修復嘗試?就是他為了修復關系所做的嘗試。每個人的修復嘗試都不一樣:
有的男人會默默做飯、做家務,有的男人會買禮物,有的男人會說幾句甜言蜜語,有的男人會用幽默化解矛盾,有的男人會給你轉點錢……
但是,當對方進行修復嘗試時,你的反應是什么?你說“我不想”。
這三個字意味著執迷不悟,意味著你沒有從這種自我執著中走出來。
我們從小到大受的所有苦,都源于這種自我執著。在這種自我執著中,我們已經忘了自己是誰。
當陷入自我執著時,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無法看見別人,也無法看見自己。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休息術和觀呼吸都是打破自我執著的練習。
三、重復的模式
你提到一個關鍵詞——“模式”。你說“這就是我平常的模式”,這句話的含金量很高。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為什么這很重要。其實,我們人生所有的痛苦,都源于不斷地重復同一種模式。
在我們的重要傳統文化中,有一句話“便遭濁辱,流浪生死”,講的就是我們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中不斷流浪,或者在一段感情中,總是在重復沖突。
重復的是什么?重復的就是模式。很多人下意識地重復自己的模式,根本沒有意識到。
例如,當對方想和我們好好溝通時,我們卻說“我不想”,我們根本沒有覺察到自己處于這種模式中。
我們離苦得樂,離的是什么苦,得的是什么樂?就是要離開讓我們痛苦的模式,進入讓我們幸福快樂、平安美好的模式。
這是心理學幫助我們的核心內容——科學的心理學是讓你從一個錯誤的模式中走出來。
那么,你如何從模式中走出來?首先,你要看到自己處于一個模式中。
如果你看不到自己處于一個錯誤的模式中,你永遠不會進入一個正確的模式。
這就好比鏡子,為什么我們需要鏡子?因為如果不看鏡子里的自己,你就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
例如,大家平常都在用微信,你有沒有發現:當你第一次用微信發語音、播放自己的語音時,你可能會被嚇一跳,因為你從未想過“原來我的聲音是這樣的”。
這就是因為你對自己的語音模式不了解。
四、類型的差異
你和你老公是兩個不同類型的人。
我們人體內有三大中心:本能中心、情感中心、理智中心。
你老公可能是偏本能型的,而你可能是偏情感型的。
本能,可以簡單理解為身體。你看,他早上起來做飯,他對食物很關注;然后他去按摩,他對身體也很關注。
他用做飯來向你釋放修復信號,這也是他本能中心的習慣性做法。(標題出處)
但你和他的類型不一樣。你一連上麥,你的情感就很容易流動。
你會開心地說“感覺自己很幸運”,也會很生氣地說“氣死了”。
你生氣的時候,很可能是干不了任何事情的,必須把情緒說出來。
不說出來,你就感覺憋得難受。但他是那種會生悶氣的人。
所以,你不能用你的方法去解決他的問題,我們需要用他的方法解決他的問題。
要和他解決關系問題,很難通過聊天的方式解決。因為你所謂的聊天,可能是想從情緒上壓過他,或者理智上說服他。
而他的打開方式,是要先讓他的本能中心舒服。他要先連接他的身體。
他生氣了,他也要做飯,他也可以干活,你不能影響他干活。所以,我們一開始要順著他的習慣來。
例如,他喜歡按摩,你可以陪他去按摩。我們有個休息術的課程,你可以邀請他一起做。
你自己先做一遍,對效果有體感之后,再跟他說:“我網上下了一個休息術,咱們睡午覺的時候,我放一放。”
如果他愿意,并且如果他聽了有感覺,你再慢慢地帶著他一起做觀呼吸等練習。
最后,我告訴大家一個學習心理學的順序。
學習心理學最重要的順序是:你先學習,然后你有成長、有改變。
當你的家人看到你的變化時,他們會說:
“我覺得你最近好像變了。你怎么跟變了一個人一樣,脾氣忽然變好了。”
當你聽到這句話時,你才可以跟他說:“你也要學習心理學。” 因為他看到了你的效果。
你的改變帶來了效果,才會觸動別人跟你一起學,別人也開始改變。所以,核心是首先改變自己。
主創團隊 | 冷愛 方賞 茜茜
如果你也想咨詢或者傾訴,請私信我!
本文的插畫,未經授權,不得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