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
氣溫節節攀升
暖陽微風交織成最誘人的邀約
露營、踏青等戶外活動熱度高漲
但此時
一種潛藏在草叢、樹林中的“吸血蟲”
也開始活躍起來
它就是蜱蟲
被蜱蟲叮咬后
可能引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
俗稱“蜱蟲病”
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每年4~10月
是蜱傳疾病的高發季節
戶外活動回來
如果身上突然出現這種“黑痣”
請一定要小心
01
藏在暗處的健康“刺客”
蜱蟲,常被稱為“草爬子”“狗豆子”,外形如同芝麻粒,吸血后體積會膨脹數倍。
蜱蟲叮咬人類時會分泌麻醉成分,讓人難以察覺。
別看它個頭小,體內卻攜帶多種病原體,可傳播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SFTS)、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萊姆病等疾病。
一旦感染,可能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惡心嘔吐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導致多臟器功能衰竭,危及生命。
蜱蟲喜歡棲息在草地、灌木叢、樹林邊緣等區域。
當人或動物經過時,它們會迅速攀附,尋找皮膚較薄、不易被察覺的部位,如頭皮、耳后、腋窩、腹股溝等,然后將口器刺入皮膚,開始吸血,一吸就是數小時甚至數天。
02
被叮咬后要牢記
如果不幸被蜱蟲叮咬
千萬不要用手強行拔除!
千萬不要用手強行拔除!
千萬不要用手強行拔除!
因為這樣很容易導致蜱蟲口器折斷
留在皮膚內
增加感染風險
處理方式
小心拔除:用尖頭鑷子或其他專用蜱蟲移除工具,盡可能貼近皮膚表面,夾住蜱蟲的頭部或口器,然后緩慢、穩定地垂直向上拉,不要扭轉或猛拽,避免蜱蟲口器斷裂。可用乙醚、氯仿、旱煙油涂在蜱的頭部或在蜱旁點燃煙頭、蚊香烤它,數分鐘后蜱蟲就自行松口,或用凡士林、液體石蠟涂在蜱蟲的頭部,使其窒息,然后用鑷子輕輕把蜱拉出。
消毒處理:在取出蜱蟲后,用酒精或碘伏對傷口及周圍皮膚進行消毒,以降低感染幾率。
及時就醫:密切觀察身體狀況,如果在接下來的幾周內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癥狀,務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并告知醫生蜱蟲叮咬史。
03
做好預防最重要
01
做好個人防護
出行時盡量穿著長袖長褲,將褲腿扎進襪子里,減少皮膚暴露面積;選擇淺色衣物,便于及時發現附著的蜱蟲;還可以涂抹含有避蚊胺(DEET)成分的驅蚊產品,在一定程度上能驅趕蜱蟲。
02
避免深入草叢
盡量在開闊的道路或景區游玩,不要進入人跡罕至、草木茂盛的區域。
03
回家仔細檢查
游玩結束回家后,要全面檢查身體,及時洗澡更衣,包括頭發、耳后、腋窩、腳踝等部位,查看是否有蜱蟲附著;同時也要檢查衣物、背包等,防止蜱蟲被帶回家中。
04
寵物不要忽視
如果攜帶寵物出游,回家后也要仔細檢查寵物身體,及時清理蜱蟲,并定期給寵物驅蟲。
轉發
提醒身邊的家人朋友~
來源:城市日歷、廣東疾控
編輯:李可芹
責編:曹晨
審核:蔡躍華
本信息圖文及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以便發放稿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