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5日,301醫院西院地下告別廳,哀樂四起。
開國大將粟裕的夫人楚青靜靜地躺花叢中,一副睡著了的模樣。
健在的老同志和一些老同志的后代從四面八方趕到現場送楚青最后一程。
粟裕的長子粟戎生率弟弟妹妹和媽媽最后一次告別時,一番舉動令全場的人瞬間淚目……
楚青本名叫詹永珠,江蘇揚州人,父親是銀行家詹克明。
由此可見,楚青的家境優渥,可以說是衣食無憂。
詹克明是開明人士,不但把女兒送到新式學校求學,還支持她去外面參加社交活動。
盧溝橋事變后,15歲的楚青離開學校,參加了革命,成為新四軍軍部一名速記員。
當時,粟裕是新四軍第一支隊副政委。
1941年,18歲的楚青和34歲的粟裕在新四軍司令部舉行了簡樸的婚禮。
楚青和粟裕生了三個孩子:長子粟戎生,次子粟寒生,女兒粟惠寧。
粟戎生出生于1942年。
當時,粟裕率部隊同日寇作戰,根本沒有時間照顧楚青母子。于是,粟裕在楚青臨產前,派人護送她母子回了揚州老家。
直到1947年,5歲的粟戎生才來到父親身邊生活。
為了培養粟戎生膽量,粟裕就把他帶小河邊,讓他伏在竹板上學習游泳。
看到河水的粟戎生嚇得哇哇大哭。
當時,楚青忍不住也哭了。
粟裕站在岸邊鼓勵粟戎生:膽子大些,別怕。
就這樣,粟戎生慢慢停止哭泣,開始找到游泳的快樂,還咯咯笑起來。
高中畢業后,栗戎生考上哈軍工,然后成為部隊一名普通的戰士。
1985年,擔任67軍參謀長的粟戎生率部隊參加了老山輪戰。
后來,粟戎生相繼擔任總參軍務部副部長、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粟寒生是粟裕的次子,1947年出生,1968年入伍成為一名海軍,曾經擔任航海長。
后來,由于身體有問題,粟寒生轉業了,成為遠洋公司總經理。
粟惠寧18歲入伍,還是大校軍銜,后來嫁給了陳毅元帥的三兒子陳小魯。
新中國成立后,楚青從部隊轉業,先后在全國供銷合作社、國家商業部、軍事科學院任職。
但是,無論怎樣,楚青一直陪伴在粟裕身邊,不離不棄。
尤其是五十年代末,粟裕遭遇人生的滑鐵盧時,楚青不但安慰他,還鼓勵他。
特別是上級要粟裕寫檢討時,寫了N次都不通過。
不通過的原因是粟裕態度“不誠懇”,還有不夠“深刻”。
最后,是楚青幫助粟裕寫了檢討,把自己批得“體無完膚”才算合格。
粟裕將軍晚年時,由于患了多種疾病,身體不好,就住在身院里治療。
楚青就在醫院陪伴他,關心他,相濡以沫。
粟裕去世后,楚青非常難過。
住在雨兒胡同的楚青一直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
楚青去世后,粟惠寧萬分悲痛,夫妻倆站在母親的遺體前,久久不肯離開。
粟戎生率弟弟妹妹和媽媽的遺體最后一次告別時,俯下身,面頰緊貼著媽媽的額頭,久久不肯分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