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忙時節,黑木耳春季培育正當其時。汪清縣雞冠鄉雞冠村,124棟吊袋木耳大棚縱橫鋪展,數以萬計的菌袋整齊垂掛,工人們穿梭其間忙碌作業,為新一輪豐收打下基礎。
5月4日,在該村吊袋木耳大棚,一排排菌包整齊垂落,好似層層“簾幕”構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工作人員雙手翻飛,熟練地將菌包精準地掛在架線上,動作嫻熟而利落,干勁十足,現場呈現出一派忙碌的勞作景象,處處洋溢著春日里蓬勃的生機與希望。
“我們這環境適宜、水資源好,為黑木耳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去年7月份,我們投資建設了124棟吊袋大棚和30棟晾曬棚,目前,已經基本完工并投入使用。”吉林省吉冠食用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巖介紹,項目建設期間,采取以工代賑方式,就近就地吸納農戶47人務工就業。現在建成后,每年可種植黑木耳菌包300萬袋,年產黑木耳30余萬斤,產值近1000萬元,每年收取項目收益金100萬元,并帶動脫貧戶和普通群眾務工就業300余人。
據了解,掛袋木耳大棚與傳統露天擺放相比,更為節省空間。這種立體栽培方式不僅能控制光照、溫度和濕度,保證品質,而且采摘方便。這里的黑木耳可比市場提前一個月上市,大大提高了產業經濟效益。除經濟效益可觀外,木耳基地帶動就業的能力也逐漸顯現。每年種植和采摘期,周邊的群眾也積極參與木耳菌棒養菌、打孔、吊袋、地擺、采摘、晾曬等工序作業。
“我在這干了快兩個月了,每天工資200元,離家近還掙錢,太好啦!”村民孫紀勝說,吊袋大棚離家很近,只要有活兒,每天都能來做,讓他實現了在家門口增收致富的愿望。
來源:汪清縣委宣傳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