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國防雜志》報道,英國海軍旗艦“威爾士親王”號航母將于2025年4月22日從樸茨茅斯起航,率領由戰艦、補給艦、潛艇和飛機組成的航母打擊群前往地中海和印太地區。該打擊群將首先在英國康沃爾郡海岸集結,然后前往地中海參加北約演習。演習初期,該打擊群將接受北約指揮。在為期8個月的部署期間,航母打擊群將搭載4000名英國軍人,其中2500人來自海軍,592人來自空軍,約900人來自陸軍。
對于如今國力不再鼎盛的英國而言,“威爾士親王”號幾乎是皇家海軍最能拿得出手的戰略資產。在啟程當天打擊群指揮官詹姆斯·布萊克莫爾準將站在航母飛行甲板上接受了媒體采訪。他明確表示,這次部署是“英國本世紀以來規模最大的航母遠航”,同時揚言說:航母打擊群不會排除穿越臺灣海峽的選項。換句話說,英方試圖借這場部署向中方釋放一個“挑釁信號”。而這種“信號”,顯然不是英國一國的突發奇想,而是呼應了美國的戰略部署。
“威爾士親王”號(資料圖)
此刻的英國在一些選擇上已經有些難以抉擇,日不落帝國的風采已經完全消失不見。在經濟領域,英國已然明白,中英兩國的經濟合作是一幅欣欣向榮的未來,并且雙方的合作還有要加深的可能。而英國一直以來的盟友,美國卻是毫不留情將關稅化作武器,對著英國砍下。要知道早在美國表示要更改關稅政策時,英國的主流媒體還都認為,憑借英美關系,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終歸不會落到英國上。可特朗普在4月2號的宣揚,打破了所有英國人的幻想。
站在英國的立場上,特朗普對英國輸美產品,普遍加征了10%的關稅,并且對汽車征收了25%的更高關稅,斯塔默政府正尋求跟特朗普達成協議,以換取美國的關稅豁免。而眼下配合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行動,自然就成了英國在特朗普面前“刷好感度”的機會,所以這次英方顯得很積極。另外,也不排除這是英方有意給中方一個“下馬威”。根據彭博社此前的報道,英國國防參謀長拉達金將于4月中旬訪問中國。
特朗普(資料圖)
解放軍現階段的A2/AD區域拒止體系已經成熟,就算英軍真的膽敢介入臺海事務,所能拿到的唯一結果,就是多在臺海周邊沉上幾條船罷了,沒有任何實際意義。但我們話又說回來,來而不往非禮也,英國海軍指揮官既然敢放出如此誑語,不作為顯然也不是中方的“待客之道”。公布其艦隊航行軌跡,并派遣軍艦進行“圍觀”,又或者派出電子戰飛機進行相關的數據搜集,乃至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軟對抗”,都是擺在中國面前的可選選擇。
稱自己有能力與美并肩作戰,能在必要時憑自身為美提支持,布萊克莫爾有在采訪中說出這樣的話語,反觀彭博社此前的報告中則有表示,英國防部參謀長拉達金有在本月進行未公開訪華。如果沒記錯的話,這應該是英軍方最高級別官員10年來首次訪問我國,而外界普遍猜測的就是我國會在此訪期間要求英航母不要進入臺海,這次英若也沒有穿越,那就能被視作英向我國進一步示好的信號。美國人期待英國附和他們的印太戰略。
“威爾士親王”號航母打擊群指揮官布萊克莫爾(資料圖)
如今已經愈發羸弱的日不落帝國,把美國奉為自己的“太陽”,面對特朗普忍氣吞聲,對中國則是齜牙咧嘴,說白了就是仗著中國長期堅持和平路線,不主張在地緣沖突中開出第一槍。但是,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事務,該用什么方式解決,不需要征求任何國家的意見。當前,他國膽敢干涉局勢,勾連民進黨當局,實際上已經是對華開出“第一槍”了。14億中國人心里都憋著一股火氣,英國要當這個出頭鳥,一旦徹底惹怒了中方,一切后果自行負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