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網友發現,小米汽車的宣傳物料上,對其智能駕駛功能換了宣傳術語,將原有的“智駕”更改為“輔助駕駛”。
不僅是小米,理想、蔚來、阿維塔、小鵬也改口了,門店在宣傳產品時,均發生了較為明顯的改變。智能駕駛”這一曾經的“宣傳C位”主打詞,正逐漸淡出車企產品宣傳的核心話術。
5月1日,小米官方微博發布一組宣傳物料,其海報中以往“小米智駕”的話術,換成了“小米輔助駕駛”。小米汽車的官網,“小米智駕 Pro”更名為“小米輔助駕駛 Pro”,而SU7 Pro/Max車型的“小米智駕 Max”則更名為“小米端到端輔助駕駛”。
這肯定不是簡單的改名,因為對于一個車企的官網來說,隨隨便便幾個字的改變,都要經過層層審核,這說明,小米汽車正在淡化對于智能駕駛的宣傳。
不僅是小米,理想產品線負責人李昕旸發微博介紹理想L6智能煥新版,其中強調了“輔助駕駛煥新”,理想官微轉發了這條微博。
小鵬汽車推出的“智駕險”官方名稱為智能輔助駕駛安心服務,覆蓋行車和泊車場景,在NGP(小鵬輔助駕駛系統)退出后5秒內仍可享受理賠權益。
蔚來銷售對不同車型的功能定位進行了明確區分:ET5具備城區NOA能力,并贈送五年使用權益;而新推出的螢火蟲車型目前僅搭載LCC功能,不強調智駕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只有鴻蒙智行旗下的問界品牌,依然還在使用智能駕駛的話術,來指代輔助駕駛系統,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媒體,搭載華為ADS高階智能駕駛系統的車型在高速場景下允許最長90秒脫手行駛,城區則支持紅綠燈識別、自動變道、避障繞行、泊車輔助等功能。
另外,銷售還表示問界所有在售車型智能駕駛能力一致,問界M9(參數丨圖片)具備L3級別所需的硬件冗余,可通過后續升級實現支持。其店內展示物料亦注明:“高階智能駕駛僅為輔助功能,不可替代駕駛員操作,無法適應所有交通、天氣和路況。”
車企的紛紛改口,可能是因為前不久的一次車禍,3月29日晚,一輛小米SU7在銅陵樅陽高速發生碰撞后車輛爆燃,車內三個乘員喪生,而事發時使用了車輛的高速NOA功能,事故發生后,很多人都在質疑,智能駕駛的功能被夸大了。
4月1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一司組織工作推進會。會議強調,汽車生產企業需明確系統功能邊界和安全響應措施,禁止夸大和虛假宣傳,嚴格履行告知義務,切實承擔生產一致性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提升智能網聯汽車產品安全水平。
4月27日,華為聯合廣汽、上汽、江汽、奧迪、東風猛士、嵐圖、深藍汽車、北汽、阿維塔、賽力斯、奇瑞等11家車企,共同發布了《智能輔助駕駛安全倡議》。這一倡議的核心是“實事求是宣傳智能輔助駕駛,明確功能邊界和使用條件”,旨在推動智能駕駛行業走向更加安全、規范的發展道路。
而就在這樣的形勢下,華為卻發布了L3級的高速駕駛輔助技術,雖然不是馬上就能搭載在旗下車型上,但是卻也表現出了華為在智能駕駛方面的實力和自信。
智能駕駛技術毫無疑問會是行業內的趨勢,但是,這幾年,車企關于智駕的宣傳是層出不窮,堪稱是花式營銷,CEO和創始人親自直播智駕,號稱幾百公里零接管,號稱可以實現離車自動泊入,但是目前智能駕駛技術的成熟度還不能達到L3級,依然處于L2級 ,責任劃分方面,使用智能駕駛出現事故,責任主體依然是駕駛者。
這次車企紛紛改口,可能是一次智能駕駛行業的的撥亂反正,不是喊個口號,直播一下,就能證明自家的智能駕駛是第一梯隊的,車企必須要從營銷,轉向聚焦安全性、聚焦真實場景體驗實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