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日報”
5月5日晚,民族歌舞劇《烽火家書》在榆林保利大劇院圓滿落幕。這部以左權將軍13封親筆家書為脈絡的作品,將抗日戰爭的壯闊史詩與英雄的凡人溫情交織成一場跨越時空的精神對話,為觀眾獻上一場兼具歷史厚度與藝術深度的文化盛宴。
《烽火家書》以左權將軍轉戰太行山期間寫給妻子劉志蘭與母親的13封家書為主線,通過《序》《太行為證》《歲月崢嶸》《碧血丹心》《無上光榮》《尾聲》六幕展開敘事。劇中創新運用戲劇手段,在幕間投射家書真實手跡,讓太行前線的左權與延安的妻子、湖南醴陵的母親展開“跨時空對話”。從“前方雖苦,但山河值得”的豪邁誓言,到“念蘭、念兒,望珍重”的細膩柔情,全劇以抒情筆觸將抗日救亡的宏大敘事,凝練為英雄與家人“紙短情長”的動人篇章,令觀眾在字里行間觸摸到革命年代的熱血與溫度。
觀眾張欣雨在觀看了《烽火家書》歌舞劇后感觸很深,她說:“我覺得這部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我們生活在陽光之下,向前沖的人值得我們敬佩,那些曾經生活在黑暗當中,為我們的光明前行的先烈更值得敬佩,這部話劇對年輕人來說具有很深的教育意義。”
作為一部根植山西左權縣地域文化的作品,《烽火家書》在藝術呈現上匠心獨運:非遺元素“左權小花戲”的彩服、彩扇與經典舞步“梭梭步”“蝴蝶扇”重現舞臺,左權民歌的質樸旋律與西方歌劇、古典交響樂碰撞融合,形成“民族音樂交響化”的創新表達。從激昂戰歌到婉轉思鄉曲,音樂與舞蹈相得益彰,既彰顯了太行文化的獨特魅力,又賦予歷史故事現代藝術的感染力。
榆林保利大劇院演出部門負責人表示:“《烽火家書》作為劇院2025演出季的重磅劇目,以非遺與現代交融的藝術語言,讓紅色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發芽。”未來,該劇院將持續推出“市民音樂會”“藝術進社區”等惠民活動,以更多如《烽火家書》般的精品力作,點亮城市文化生活,打造“家門口的藝術殿堂”。
記者 李小強
編輯 劉雅嬌 校對 拓智慧 責編 李治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