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的消息,根據《月球樣品管理辦法》《月球樣品及科學數據國際合作管理細則》,中國國家航天局組織了月球科研樣品國際借用申請評審,最終法國巴黎地球物理研究所、德國科隆大學、日本大阪大學、巴基斯坦空間和外大氣層研究委員會、英國開放大學、美國布朗大學、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等7家機構的借用申請通過了審查,可獲取由嫦娥五號任務帶回的月球樣品,開展科學研究。
盡管美國曾多次阻撓中國航天發展,但是嫦娥五號月壤,我們仍然分享給了美國,之所以會分享,是因為布朗大學是地球科學傳統強校,目前月球體系所使用的各種礦物的微量元素分配系數基本都是由布朗大學負責的,其該校有豐富的行星科學研究歷史,并且有強大的實驗巖石學團隊,也有較好的二次離子探針使用技術。
紐約石溪則可以通過嫦娥五號月壤分析建立光譜的標準以便于衛星遙感數據的分析。分享月壤給他們,也是提高我們對月壤的研究。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的1731克月壤,可以說是至少填補了全球近半個世紀以來月球采樣任務的空白。而且還是全球獨一無二的月壤樣板。
這是因為美蘇開采的月球樣本大多來自月球正面中低緯度的月海區域,形成年齡集中在32-46億年前。而嫦娥五號是從風暴洋西北處呂姆克山附近采集的月壤樣品,這里的土壤相對更年輕,存在著大約13億至20億年前的玄武巖。
阿波羅和月球號返回的月球樣品已經研究了半個世紀以上,人們對月球演化認知水平增長越來越緩慢,甚至停滯不前。而嫦娥五號月壤的系列成果“提供了迄今為止月球上確定的最年輕的玄武巖的證據”“改變了我們對月球的熱歷史和巖漿歷史的認識”“對我們認識月球起源和演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你看通過研究,我們就從嫦娥五號的月壤中發現了新礦物,嫦娥石,嫦娥石發現于嫦娥五號月壤的玄武巖碎屑中,是新的磷酸鹽礦物,屬于隕磷鈉鎂鈣石(Merrillite)族。顆粒約2~30微米,呈微小柱狀,伴生礦物有鐵橄欖石、單斜輝石、鈦鐵礦、鈣長石、斜鋯石、方石英、隕硫鐵和玻璃等。從這你就可以看得出來,我們的月壤多有價值了。
早在嫦娥五號返回地球的時候,美國和俄羅斯以及歐洲都希望中國可以分享月球土壤樣本。俄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月球和行星地球化學實驗室主任葉夫根尼·斯柳塔表示,俄羅斯科學家希望從中國同行那里獲得月壤樣本。
而美國媒體更是對嫦娥五號探月進行了詳細的報道,并再次強調了他們希望中國向全球各國分享月壤的觀點。(不僅幫自己要,還幫其他國家要。。。)
其實對于是否分享嫦娥五號月壤給美國科研機構,中國也曾十分糾結,因為美國多次阻撓中國航天發展,比如2011年,以合同制形式受雇于美國航天局蘭利研究中心的一名中國人在回國轉機時被捕,美國宣稱他偷偷帶回了許多“大量他或許無權支配的信息技術”,暗示中國派人偷竊美國航天技術。
最后,經過多番調查,美國并沒有在他的電腦中找到任何證實,最終竟稱他電腦里有“限制性電影”。
就因為這個莫須有事件,美國眾議院撥款委員會商業、司法、科學及相關機構小組委員會主席沃爾夫(Frank Wolf),就在當年的美國財務開支法案中就添加了一條禁令,禁止中美兩國之間任何與美國航天局(NASA)有關或由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協調的聯合科研活動,甚至還以反間諜為由禁止NASA所有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而后,又是在沃爾夫之流的鼓噪下,美國航天局對華禁令不斷得到加強,最終所有中國人都成為不受歡迎的人士,中美在航天等高科技領域的合作不斷受到阻撓。
自此之后,中國學者在進行學術交流的時候,遭到了美國的重重限制打壓,“沃爾夫條款”最具威脅的一點,是如果中國和美國展開太空合作,美國完全可能以違法為由抓捕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
而在全球關稅戰的大背景下,中國做出了分享月壤的決定,也是在向全世界表明,無論是經濟全球化還是科學全球化,都是大勢所趨,不可逆轉,美國的行為是在開倒車,妄圖孤立他國的行為最終只會孤立自己。
而中國把月壤分享給大學,既遵守了《外層空間條約》關于月球資源屬于全人類的原則,又以非官方形式繞過了美國“沃爾夫條款”對中美航天機構直接合作的政治限制。歷史維度上,1978年美國贈予中國的1克阿波羅月壤曾幫助中國科學家發表14篇論文,為后續探月工程積累了關鍵技術經驗,此次分享也隱含著對歷史互惠的回應。
除此之外,將樣本開放給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同行,既是對自身成果的自信,也意在推動建立更平等的國際合作范式——正如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所言:“當我們有能力貢獻獨特價值時,科學合作的主動權才能真正握在手中。”隨著后續嫦娥六號月壤的全球分享,這種以科學價值為紐帶的開放合作,或將重塑全球深空探索的格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