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外援一啞火,球隊直接繳槍投降了! ”最近中國男籃名宿王治郅這句話,直接把CBA的遮羞布撕了個干凈。
看看這賽季的數據吧——常規賽場均得分前30名里,本土球員只有林葳和胡金秋兩個人上榜。
更扎心的是,江蘇隊一場比賽外援狂砍68分,本土球員加起來才20分,5個人得分掛零。
這哪是職業聯賽? 簡直是外援的“養老院”!
CBA現在的外援政策是“四節七人次”,說白了就是讓外援可勁兒造。
山西隊這賽季瘋狂試了20個外援,跟開盲盒似的,結果本土球員場均得分連三成都不到。
北京隊關鍵時刻球永遠在外援手里轉,國內球員只能干瞪眼當背景板。
就連遼寧隊的張鎮麟受傷了,教練寧愿上新來的外援韋伯,也不給替補席上的小將機會。
最離譜的是江蘇隊,三大外援包辦59%的出手權,本土球員命中率慘到21%。
遼寧主帥楊鳴都看不下去了:“新政策讓三分之一的本土球員要失業! ” 這哪是打球?
這是直接把年輕人摁在板凳上生銹啊!
你以為這只是聯賽的事?
看看今年男籃亞洲杯預選賽,中國隊被阿拉基、索托這些在CBA打過球的老外虐得找不著北。
人家在咱們聯賽當配角,回到國家隊立刻變身大殺器。
反觀咱們的國手,郭艾倫現在場均助攻跌到4.1次,過半場就得乖乖把球交給外援,到了國際賽場連運球過半場都哆嗦。
青訓更是一地雞毛。
有北方俱樂部為了省錢續約美國外援,直接把U15梯隊給裁了。
全聯盟青訓投入只占總支出的8.3%,還不夠外援薪資的零頭。
這么搞下去,中國籃球真要變成“借雞下蛋”——蛋是人家的,雞窩遲早也得塌!
不過也有清流。 廣東隊這賽季外援不給力,反倒逼出了徐杰和胡明軒。
季后賽這倆本土后衛扛著球隊走,硬生生打臉那些“沒外援玩不轉”的論調。
他們的秘訣是什么?
青訓體系里從小學到大學一條龍培養,外援來了也只能當輔助。
看看人家浙江廣廈,孫銘徽和胡金秋每場穩定輸出,外援來了也得先學會喂球。
這說明什么? 不是本土球員不行,是很多球隊壓根沒給機會!
就像山東隊的高詩巖,明明命中率比外援克里斯高出一截,可教練就是迷信外援單打。
王治郅說得對,光靠罵沒用,得動真格的:
政策改回去:把外援政策調回“四節四人次”,第四節必須全華班。
當年四川隊靠三外援奪冠,結果本土球員反而廢了,這教訓還不夠?
工資帽鎖死:設個外援薪資上限,別讓土豪球隊無腦砸錢。
現在有的外援年薪300萬美元,頂十個本土球員的身價。
青訓要革命:學學廣東搞體教融合,把校園籃球和職業梯隊打通。
遼寧的青訓為啥被挖墻腳? 體制僵化留不住人啊!
外援就像興奮劑,用多了遲早傷身。
看看日本籃球怎么崛起的?
人家B聯賽外援限制比我們還嚴!
CBA要是再這么“躺平”下去,別說沖出亞洲了,怕是連省隊都打不過。
王治郅這聲炮轟,能不能炸醒裝睡的人? 咱們拭目以待。
#圖文打卡計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