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聲勢浩大的義和團運動迅猛發展。義和團 運動觸碰了帝國主義列強的利益,但清 廷 對義和團卻采取招撫政策。 列強 以清 廷 鎮壓義和團不力為借口,派軍艦到天津大沽口,借機攻打北京。 《清 史紀事本末》載: “時政府既助匪仇洋,英提督西摩爾,統各國兵入京。 至 楊村被阻折回,北京使館被圍,天津兵匪亦攻租界,西摩爾面請于天津總 兵羅榮光讓出南北炮臺,由聯軍代守,榮光不允,遂開戰。 ”
5月,各國駐華公使正式議訂聯合出兵計劃。6月,英、法、德、俄、美、日、意、奧匈8個帝國主義國家在天津拼湊聯軍2000余人并集結軍艦,由英國海軍上將西摩爾率領,計劃進犯北京。
1900年7月13日凌晨,八國聯軍分兩路向天津城內發起總攻。晨5時,聯軍向津城猛烈炮擊,左路由俄德兩國軍隊組成,俄海軍中將阿列克謝耶夫任指揮,從火車站沿河直攻東北角、三岔河口黑炮臺一帶;右路由英、日、美、法、奧軍組成,日本福島少將任指揮,從海光寺直撲天津南門。
7月14日凌晨,日軍用猛烈炮火轟開城墻,強渡護城河,攻入南門。隨后,美、英、法軍也沖入城內。清軍與侵略軍展開激烈巷戰,終因寡不敵眾敗退,天津城失守,直隸總督裕祿自殺身亡。
這組照片出自英國國家檔案館相冊,今天分享的八國聯軍占領天津后集結兵力并舉行閱兵儀式的部分照片。
第一輯:
第二輯:
俄國軍樂隊和部隊。
日軍部隊在天津東站集結。
日本軍隊。
抵達天津后的奧地利海軍陸戰隊隊員。
正在操練英屬印度騎兵。
日本炮兵。
在塘沽的軍艦。
配有 “馬克沁” 機槍的英屬錫克族部隊。
八國聯軍總司令瓦德西伯爵抵達天津火車站。
德國軍官們。
瓦德西伯爵檢閱俄國軍隊。
英屬印度騎兵隊接受檢閱。
瓦德西伯爵與一名在圍城期間有突出表現的俄國哥薩克士兵握手。
維多利亞海軍特遣隊列隊。
馬德拉斯先鋒隊(英屬印度部隊)在天津新合眾會堂附近進行 “馬克沁” 機槍操練。
馬德拉斯先鋒隊(英屬印度部隊)在列隊操練。
天津的英國義勇軍正在進行列隊。背景是兵工廠。
聯軍在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道路左邊是德國郵局;右邊是天津貿易公司倉庫。
聯軍在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道路左邊是德國郵局;右邊的天津貿易公司倉庫已經倒塌,成為廢墟。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的英國軍隊,前方還有軍樂隊。旁邊還有不少中國人在看熱鬧。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的各國聯軍,炮車經過。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的聯軍。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行進的德國軍隊。
聯軍隊伍,中間還夾雜著幫著運送物資的中國人。背景中左邊遠處建筑是威廉?福布斯公司的倉庫。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的聯軍隊伍。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的聯軍隊伍。
一處受損的建筑。門柱上插著三色旗?;蛟S正是用來拍攝以上一組維多利亞道上聯軍經過照片的地方。
行進中的聯軍隊伍。
天津維多利亞道上在雪中行進的聯軍隊伍,時間應該進入10月以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