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視頻右下角小方塊
全屏觀看視頻效果更佳
~今天咱們聚焦一個超重要的社保話題——視同繳費!搞懂它,養老金計算不迷糊,快來劃重點!
先給大家科普下職工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法:
公式=(上年度本市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工資)÷2×繳費年限(含視同繳費年限)×1%。
這里面,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同權同利”,但可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哦!
一、哪些人能享受視同繳費?
關鍵時間點: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前,符合國家和省規定的連續工作年限的人員!具體需同時滿足三個“硬核”條件:
1. 參保是前提:必須參加養老保險,且實際繳費后,視同繳費年限才能“生效”;
2. 身份有要求:原國有縣以上集體所有制單位的原干部和固定職工;
3. 工齡要合規:原工作時間需符合國家計算連續工齡的政策規定。
二、這些情況不能認定視同繳費!
就算在養老保險制度建立前就參加工作,碰上這些“雷區”也白搭:
1. 實際未繳費:制度建立后沒按時交社保,人社部門不認視同年限;
2. 身份不符:一般人員、合同工不屬于固定工或正式備案集體工,無視同資格;
3. 年限不足:部分地區要求實際繳費至少5年,否則視同年限不被認可;
4. 檔案“失蹤”:關鍵檔案丟失且無法找回,視同年限認定無據可依;
5. 特殊經歷:曾被單位除名、自動離職等,會直接取消視同資格。
視同繳費雖好,但“門檻”不低!建議大家翻翻自己的檔案,核對工齡,確認身份,避免養老金“縮水”~下期咱們接著聊視同繳費年限對養老金的具體影響,記得關注!有問題也歡迎評論區留言,小企隨時為你解答!
微信搜索關注“企業員工特別關注”社保服務平臺,快速查詢社??艽a,查詢養老保險、醫療保險、企業年金、住房公積金等個人賬戶余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