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黑龍江省生態環境廳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黑龍江省加快構建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基本形成了與生態安全戰略定位相適應的,上下協同、天地一體、特色鮮明、布局合理的生態環境監測網絡。
省生態環境廳生態環境監測處處長常文興介紹,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監測網絡涵蓋大氣、水、土壤、聲、生態、污染源等要素,累計建成各類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198個、水質自動監測站159個、功能區聲環境質量自動監測站129個,實現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縣區全覆蓋、具備水站建站條件的地表水國控斷面自動監測全覆蓋。
在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建設“提檔升級”方面,黑龍江省積極引進無人機、走航監測車、衛星遙感等先進設備,逐步開展自動監測站數智化改造。通過開設專題講座、模擬現場實訓、參與跨區域聯合監測、幫扶檢查等方式提升監測人員業務能力。組織開展全省監測數據質量自查自改與幫扶指導,防范人為干擾監測數據風險,打擊監測弄虛作假行為,對自動監測站開展定期巡查,嚴守監測數據質量關。
針對今年省生態環境廳印發的《2025年黑龍江省生態環境監測方案》,常文興介紹,該方案涵蓋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生態及農村、聲環境、污染源、專項監測、外部質量監督與核查、環境質量報告書報送、數據聯網及基礎能力信息更新等11個要素的46項監測任務。
“今年,全省生態環境監測系統將持續做好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噪聲等例行監測,推進污染源監測和排污單位自行監測專項檢查。加快推動監測領域技術創新應用,強化監測數據互聯共享,形成更符合管理需要的監測評價體系。充分應用數據庫、物聯網等新技術,完善全省監測管理平臺,推動自動監測站試點改造。”常文興說。
生態環境監測數智化轉型是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具體舉措。近日,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入選全國首批岸邊無人采樣站試點單位,成為東北地區唯一覆蓋高寒流域的測試單位。
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副主任高鋒介紹,無人采樣技術將為松花江流域等大中小河流提供多時空維度無人監測技術支撐,構建“冰期—汛期—平水期”全覆蓋智能監測網絡,為龍江監測數智化轉型提供助力。
近年來,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積極開展國家生態質量綜合監測站申報工作,目前黑龍江省已有興凱湖站、黑河站、大興安嶺站和三江平原站申報成功。
“這4個國家級綜合監測站,與黑龍江省生態質量樣地監測網絡初步構建起黑龍江省生態質量監測網絡。我們將深入開展生態質量監督監測,支撐服務生態保護修復監管,不斷提升黑龍江省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高鋒說。(記者 吳玉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