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有一類大學身上“標簽”不斷。國際化是他們的基本要素,不僅能夠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教師、學者長期溝通交流,還能跟隨國際學術大牛一起做項目,“家門口留學”是他們的最大優勢,既可以領略國際化辦學的魅力,享受名校資源和培養結果,還不用像真“留子”一樣隔著屏幕饞家鄉的美食,最重要是學費和生活開銷也更低。
而這類大學就是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它們作為全球化時代的教育創新,正以“在地國際化”模式重塑本土教育生態。這種教育形態通過資源嫁接、范式革新與價值重構,不僅突破了傳統國際教育的空間限制,更在課程體系 、師資結構、科研創新等方面產生持續性溢出效應,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現代化路徑。
不過既然自帶“國內留學”、外語教學、名校基因等標簽,也就注定了這類大學的學費與公辦大學相比,教育投資會稍高,但得到的回報也更是豐碩。比如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學費為10.5萬/學年,但畢業生的人才培養結果與其本部以色列理工學院保持一致,享有一樣的名校背景,本文就以廣以為例,探討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的教育投資與教育回報是否成正比。
倘若想弄清楚教育回報的程度,完全可以從人才培養結果入手,直觀看待廣以的教學水平、辦學資源、師資力量和國際環境是否能夠切實作用于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培養結果”可以從學歷證書和就業質量兩方面具體看待。前者是本科教學階段高等教育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我國的學位體系中,被視為基礎學位,是本科階段基礎知識、個人能力的直接憑證,而后者可以通過“教學產物”,直觀展現廣以的國際聲譽、社會評價、學子能力等。
從學歷證書來看,憑借著中外合作辦學高校的身份,廣以的學生一經入校就基本預定了“兩校三證”,同時注冊了以色列理工學院和廣以的學籍,與本部學生修讀完全相同的本科專業。并且,廣以學子所有科目的成績單將直接由以色列理工學院開具,這也將成為后續廣以學子的名校基因的憑證,在升學深造和直接就業過程中成為加分項。最后畢業時,還能手握以色列理工學院學位證、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學位證和畢業證,這些證書同時受到中以兩國的官方認定,直接作用于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中。
舉例來看,在2025年上海落戶進行了新政調整,明確提出:全球TOP50院校畢業生可直接落戶上海,TOP51—100院校畢業生僅需在滬工作滿6個月即可申請,無社保基數要求,且今年上海人社局更新的全球TOP100大學名單增加至于191所,且歷史進入過TOP100的學校仍保留資格,保留留學生權益。而落戶上海的好處數不勝數,涉及購房資格、子女教育資源、醫療資源、證件辦理、養老福利等多個方面,以教育資源舉例,父母落戶上海后子女的高考壓力將降低,每年上海高考人數都不到10萬,遠低于其他省份,再加上這里教育資源更加優質,上岸優質大學的概率也遠超其他省份。
而上文中提到廣以學子畢業生可以得到的以色列理工學院學位證,就是廣以學子能夠直接落戶上海的依據。
從就業質量看,廣以2024屆本科生就業質量報告顯示:80.6%本科生選擇繼續深造,其中近50%學生獲得斯坦福大學、帝國理工學院、華盛頓大學、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耶魯大學等世界排名前10院校的錄取通知書,98%的深造學生獲得世界排名前100院校的錄取通知書,超50%學生進入世界前30名校就讀。
事實上,國外大學的升學流程與國內深造有所不同,大多采用申請制,著重考察標準化成績、科研表現、外語技能、學術創造力、競賽成績等,世界頂尖大學對于這些因素的衡量則更為嚴苛,而廣以選擇繼續深造的本科生能夠備受海外頂尖學府的青睞,人均獲得3份錄取通知書,本質上是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海外影響力、學術能力、人才培養實力的綜合體現。
整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的學費與公辦院校相比或許略顯昂貴,但是與之相對應獲得的學歷證書、教學質量、名校基因、國際環境都將深刻作用于學生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發展,站在這一維度上再回看廣以的學費就覺得一切物超所值。
關注“一千零一個志愿”,獲取更多關于大學的原創解讀、最新最全的大學招生信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