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小米SU7(參數丨圖片)咱們也不必多說,不管是營銷還是產品上都相當吸引年輕市場,在近期過去的4月更是獲得月銷2.8萬輛的成績,但在此其中我們也看到一些問題,同級產品極氪007、智己L6以及昊鉑GT這類競品雖然參數亮眼,但銷量成績上難以交出滿意的答卷,它們產品力并不差,但為何叫好不叫座?
極氪007銷量表現堪稱低迷,2025年1月僅售1098輛,環比暴跌55.22%,后續推出的獵裝衍生車型007 GT也未能拯救頹勢。其優勢在于硬件堆料誠意十足,搭載的寧德時代麒麟電池能量密度高達255Wh/kg,配合800V超充平臺,10%-80%充電僅需15分鐘,在底盤上全系標配雙叉臂前懸+CDC電磁減震,操控體驗較高,同時NZP高速領航覆蓋全國90%以上高速場景,智駕體驗上有所提升。可惜對此市場并未給到更多認可,這或與其“參數未落地”有一定關系,800V超充因配套基建滯后影響體驗、462L后備箱容量確實有點不如人意,而極氪品牌此前太快的產品更新節奏也多少影響消費者信心。
智己L6在進入2025年后同樣在月銷量中始終游離在1500輛左右,這臺車其實顏值很在線,不少女性用戶就很喜歡,且在配置上也是拿得出手的。比如續航,清陶能源半固態電池CLTC續航1000公里,“靈蜥底盤”技術獲中汽研“極致操控”認證,同時在智能交互配置上配備ISC燈語支持自定義動畫,擁有較高的車外交互辨識度。問題在于,實際上這臺車所“卷”的產品點,很多其實并非用戶十分在意的點,1000公里續航當然好,但耐不住還沒交得出貨,量產車后輪轉向角度較傳播有明顯縮水,營銷噱頭是夠了,但真正的消費者一仔細了解,又感覺被打了折。
“叫好不叫座”的問題同樣出現在埃安旗下昊鉑GT上,自2023年上市以來月銷始終不足千輛,2025款升級后訂單量提升30%,但基數仍偏低。其實這臺車在媒體試駕階段,得到的反饋是很不錯的,底盤整體性很強,同時操控靈活,質感與輕盈感并存的電車底盤可不多見,碳化硅電控+夸克電驅系統的支持下讓能耗低至12.3kWh/100km,5分鐘即可補能200km,包括后來2025款升級了全國可用無圖駕駛輔助系統,從多個維度來看都不差。但可惜的是,并未擺脫埃安品牌形象的負面影響,且其上市便正面遭遇新能源車價格大滑坡,市場影響力一般般。
N點評:小米SU7固然有它的優秀之處所有,但我們客觀地說,從綜合多個維度來講,SU7的產品力并不算均衡和出色,以上我們提到的三款車,在20萬價位純電車角度來看,不管是設計造型,還是三電技術實力,智艙和駕駛輔助,乃至空間表現和安全性上,綜合得分都不低,但偏偏它們的銷量,連SU7的“零頭”都沒有。這是為什么?大家覺得呢?歡迎來評論區說說你的看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