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后持續為您推送此類文章,同時也便于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編輯|t
引言
中越交往上千年,最熟的鄰居,卻寫出了最陌生的課本。越南歷史教科書里,中國從援助者變成了挑釁者,戰爭責任輕描淡寫,血的代價一句不提。
昔日抗法抗美,中國全力支持;如今教科書卻三言兩語帶過,好像幾十年幫扶只是順手搭把手。地圖越畫越大,責任越寫越小,越南在教材上重新排版了歷史。這不禁讓人一頭霧水:我們這代人從小讀的史書,是不是也缺了幾頁?
地圖往北畫,援助往后藏
越南歷史教科書里,地圖是個重點內容。在一份公開的中學教材中,竟將廣西、云南、貴州、福建等地納入越南版圖。
這個版本把從秦始皇統一嶺南,到漢代設象郡,全數歸入越南“古代疆域”。教材注釋顯示:“象郡是越南早期政權的一部分”,卻不提象郡為秦朝正式設立的郡縣,屬中國東南部直接管轄。
文化歸屬也被篡改。教材稱“征氏姐妹起義”為越南民族反抗中國壓迫的象征,卻無一字提及東漢時期征氏姐妹自稱王號、率兵進攻東漢65座城池后,被光武帝派兵平定。二人被俘斬首,尸體送往洛陽。這本是中國內部政務,越南卻定性為“民族獨立斗爭”。
教材內容處理手法精細。對中國長期作為宗主國、對越實行冊封制度的事實,幾乎全盤隱去。吳權稱帝、建立“大瞿越”,被稱作“越南第一次完全獨立”。但吳權為南漢靜海軍節度使楊廷義之婿,本為漢人,是中國體系內部升遷的地方將領。
援越抗法抗美的內容更被處理得極為簡略。教材僅用一句話帶過:“中國和一些國家給予越南支持。”但事實是:1950年到1954年,中國援助越南11.6萬支槍、5785萬發子彈、4600門火炮、1231輛軍車、140萬套軍服、1.4萬噸糧食及大量醫藥物資。
越南歷史博物館展出內容也有類似傾向。解說員常說“越南人民獨立自強”,而對中國支援只字不提。展板多為法軍空投失敗圖、越軍士兵抗戰圖,極少展示中國顧問團提供作戰指導,導致奠邊府決戰成功的決定性作用。
戰爭實物在館內有展出,但解釋標簽模糊不清,未明確來源國。越南官方出版物將中國援助與蘇聯、東歐援助一同歸類為“國際社會的支援”,刻意稀釋中國在抗戰中的核心地位。
這些處理方法看似“公平客觀”,實則在模糊責任、弱化功勞、重寫邊界。既把援助寫成了國際平均分,又把地圖越畫越遠。這種雙軌寫法,為后續的戰爭敘述埋下了伏筆。
反擊寫成“撤退”,侵略講成“防守”
1979年2月17日,中國對越南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起因是越南在中越邊境越線,屢次推倒界碑,襲擾中國邊民,驅逐華僑。據統計,約150萬華僑被迫離境,其家產被越南無償占有。越軍還多次進入中國南疆村鎮,造成中方人員傷亡。
中國先后通過外交途徑提出交涉無果。1979年2月初,中央決策:以有限兵力,對越展開邊境反擊,時間控制在三周之內,作戰任務明確,不擴大戰局。
越南教材中,這段戰爭被稱為“北方邊境保衛戰”。教科書說:1979年2月17日,北方邊境爆發戰爭,越南北方六省軍民奮起反抗,成功保衛了邊境。
越南甚至連中國的名字都不敢提及。
撤軍日期被記為3月5日啟動,3月18日全部結束。時間線屬實,背景卻錯置。中方軍隊按照戰前部署完成任務后自行撤離,從未占領越南領土。全線兵力按原計劃撤出,并未被迫。
更荒謬的是,越南教材稱“中國單方面中斷援助、傷害越南感情”。但教科書并未解釋,中斷原因是越南與蘇聯結盟,吞并柬埔寨,擴張勢力范圍,并主動對中國邊境施壓。
這段表述將戰爭動機定性為“感情裂痕”,用模糊語言掩蓋越南在邊境問題上的侵略行為。
教材通篇未提中國曾在抗美期間派出17萬志愿軍,援助武器裝備177萬余支、炮彈1.6億發、飛機165架、軍車1.5萬輛等。
戰爭犧牲也被略過。中國陣亡將士近萬人,越南教材無一字記錄。而戰后中方修建上百座烈士陵園,部分仍在越南境內存留,長期無人打理,甚至遭人為破壞。
戰后,越南還不斷修改教科書內容版本,將中越戰爭相關內容逐步縮減。至今多個年級歷史教材中,1979年戰爭僅占不足半頁篇幅。
戰爭寫成撤退,侵略講成防守,教材對邊境問題避而不談,對援助歷史遮遮掩掩。這些文本編排背后,是官方有意建構的“民族正當性”框架,試圖把復雜歷史簡化為對外防御敘述。
你說友誼萬歲,書里寫著仇恨不退
中越之間,經濟往來卻是一派熱火朝天。2022年,中越貿易額達2349.2億美元,同比增長2.1%。其中,中國向越南出口商品1469.6億美元,占越南進口總額41.5%。越南對中國出口879.6億美元,逆差352億美元。
中國產品涵蓋機械、家電、鋼鐵、原料、零部件等。越南出口以農產品、紡織品、初級制品為主。兩國貿易已經實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越南對中國經濟依賴度持續升高。根據公開數據顯示,中國連續多年穩居越南第一大貿易伙伴。越南多地工業園區直接引入中國生產線、管理模式和技術體系。
文化交流層面也無法割裂。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節日,依舊是越南人民的重要傳統節日。十二生肖、二十四節氣等中華元素,仍廣泛保留在越南民俗中。
在這種背景下,越南歷史教科書卻仍在回避歷史真相,掩蓋援助、模糊責任。這種處理方式,是對現實合作的背離,也是對未來共識的損害。
教學內容若持續回避歷史本源,年輕一代對中國的認識將被割裂。這不僅造成代際認知偏差,也容易在遇到邊境摩擦時形成輿論激化。
歷史不是回避就能過去的。面對復雜的中越關系,真正的和平與合作,建立在雙方共同面對過去、誠實溝通、正視問題的基礎上。
越南教材雖輕描淡寫,但事實留在檔案、埋在陵園、刻在墓碑。那一段段戰壕,一架架坦克,一座座橋梁,是寫不進教材也刪不掉的歷史。
參考資料
來看看,越南的歷史教科書,是怎樣描寫中國的?-知乎專欄-2024-07-12
越南教科書,是怎樣描述對越自衛反擊戰的?-星火智庫-2024年10月1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