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邪不壓正》中,姜文飾演的藍先生初見李天然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就是為了這點醋,我才包的這頓餃子。”
后來這句話衍生成了一個網絡熱梗,即“為了這口醋才包的餃子。”
在百科上對這句話的解釋為“形容一個人做某件事的真正目的,并非表面上的那個理由,而是另有所圖。”
這里的“醋”代表真正想要的東西,而“包餃子”則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而采取的手段。
對這句話更為細致的解釋就是“蘿卜坑”,為了某個人能入職某重要崗位或部門,特地設置了一場考試。
當然,人類的創造性是很強的,在此基礎上,這句話延伸出了更多具象化的表現。
這個事情來自“極目新聞”的報道,事情發生在江西撫州南城縣。4月30日當地公示了一條成交公告,公示顯示,江西第三大水庫洪門水庫水面20年承包經營權被一家名為江西黎河鰱語智慧農業產業有限公司,以每年1300萬的價格拍得,業主單位則是當地的農業農村局。
一方拍賣,另一方競拍,看似合情合理合法,但當我們仔細揣摩其中的細節,卻發現了許多不可思議之處。
每年1300萬,承包20年,就是2.6億元。另外按照要求,在拍得經營權后,該公司還應該投入不少于一個億的資金用于旅游等相關開發。算下來,這個公司最少也應該有三四億的資金來盤活這個項目。
如此龐大的體量,一般小公司必然是吃不消的,所以這個項目對公司的資金儲備和各方面實力均有要求。
接下來有意思的一幕出現了,公開資料顯示,黎河鰱語公司成立日期為今年的4月24日,距離此時此刻不過成立半個月的時間,而他們拍下該水庫時,公司成立只有區區6天。
成立6天,就大手一揮承包下了江西第三大水庫,這已經不是實力的問題了,而是玄學問題。都知道招投標的水很深,面對這個項目,面對如此神速的中標,很顯然不是一個“實力強大”就能解釋清楚的。
我很好奇,在這6天時間里,這家公司是如何順利完成公示、報名、審核、發函、開拍和公布等一系列程序的?
更有意思的是,水庫的起拍價是1100萬,成交價是1300萬,很難不讓人浮想聯翩。
當然,作為普通人,我們似乎并沒有權利過問質疑這些,畢竟在沒有實質性證據前,人家只要一句“依法依規”就能堵住悠悠眾口。
果不其然,面對記者的采訪,工作人員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我們請了第三方拍賣公司組織競拍,拍租工作是依法進行的。”
到這里,還能說些什么?只能感嘆一句“量身定制的就是好啊!”
對于普通人來說,買衣服時,買個廉價的成品服裝還要挑許久、還價好久;而對于某些人而言,衣服他們只穿量身定制的,至于價格嘛,那完全是無所謂的,只有量身定制才對得起自己的身份。
換言之,很多東西如果不是量身定制,根本就不會出現。
這個事情的諷刺之處,不僅在于成立6天的公司輕松拍下如此量級的水庫,更在于明明所有人都知道這個事是不合理的,但偏偏有一個不容置疑的聲音在若隱若現間告訴大家,這個就是合理的。
想起一個詞,叫“吃相難看”。表面上來看,吃相難看指的是一個人吃東西時狼吞虎咽、嘴里滿是食物,油光滿面。
實際上這只是淺層含義,這層含義只局限于表面。
真正令人反感和感到厭惡的,是那種為了滿足私欲,不擇手段、不顧體面、不顧他人死活的“吃相”。
在這條新聞的下方,有網友扒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細節。該公司持股比例占到90%的大股東名叫劉宇,法人也是這個劉宇。
而在當地官網里,2024年小型水庫安全度汛責任人情況表里,也有一個叫劉宇的出現在其中,名單中的劉宇是南城縣沙窠水庫的安全管理員。
兩份名單中出現同一個名字,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們必然希望這只是巧合,但面對質疑,最好的舉措就是站出來用事實和證據來辟謠。
所以,這一點,不知道當地該作何解釋?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去年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招標疑云,在那場招標疑云面前,如今的這一切都算是小兒科。
彼時,專家組們僅用了短短10個小時,就奇跡般地審閱完了14家企業所提交的,總時長高達70個小時的標書。這速度不可謂不快,就連博爾特見了恐怕都要甘拜下風。
更讓人震驚的是,其中的一家中標企業,在短短5年時間里,連續奪得該院的3個重要項目,累計攬金高達30億元。
而就是這樣一家“多金”又有實力的企業,卻被一次次曝出各種嚴重問題,比如拖欠農民工工資、嚴重超預算等。
想來想去,想不到什么合理的解釋,只能說,挖坑是為了種蘿卜,只不過蘿卜熟了才開始挖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