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好幾個人問我,怎么控制各種買買買的小欲望?
我想了下,我并沒有特別去控制。
而我能做到很少買,甚至不怎么買,大概是因為我看透了消費的本質。
商家們通過好看的包裝、各種場景營銷和博主種草等方式制造出無窮的欲望,讓我們以為,擁有了這個或那個,生活就能從此圓滿。
可事實上呢?
我回想了一下,我的人生,并沒有因為哪一次的購買而徹底改變!
買了很多漂亮的衣服,我也還只是普通的我。
背著很貴的包包,可能還被人誤會是假的。
涂上幾百元的口紅,老板仍然沒打算給我加薪。
喝一杯20元的奶茶,我并沒更開心,還變胖變丑了。
你看,沒有什么物品,能馱載著我們,到達想象中的美好生活!
一次次的購入,是一次次的祛魅,是一次次的意識到:物品僅僅就只是物品。
我的物欲也就慢慢消退了。
看到別人喝奶茶,并不會覺得我也要來一杯。
看到好看的擺設物,也就只是停下來欣賞一下。
我并不需要什么都擁有,而我們過好一天又一天,也用不了這許多東西。
所以,我更喜歡給生活做減法。
為了避免買回來后又扔掉,我更喜歡從一開始就少買,甚至不買。
即提高買買買的門檻。
我會在買入之前提醒自己:
1)這東西吃了對身體又不好,我真的很需要吃它嗎?
我知道很多人會說,不是我的身體需要,是我們的情緒價值需要。
但我最近特意觀察了一下發現,當我們想喝一杯奶茶也真的喝了一杯奶茶后,并沒有真的變得更快樂!
尤其是我想到喝家里冰箱里的鮮牛奶也能滿足這個情緒價值時,我就更沒有下單的欲望了。
2)我現有的物品能滿足這個需求嗎?能否兼顧用一下?
我之前看到別人用烤箱烤蔬菜,很好吃的樣子,也曾想過要不要買一個烤箱回來。
后來我發現,用平底鍋煎烤也是可以的,立省好幾百元。
3)我真的很需要這個物品嗎?我多久會用一次,又會用多久呢?
使用頻率不高的物品,一定要慎重擁有,閑置落灰的可能性非常大。
4)偶爾需要用一下的東西,可以跟鄰居或朋友借一下嗎?
或者,租也可以。
5)我買這個東西是自己真的喜歡,還是想展示給別人看。
為了讓別人看見自己,看得起自己,看得上自己,這樣的投入是無止盡的。
如果不在乎這些,我們在選擇物品時,就會更注重實用價值。
6)這東西買回來,我準備放在哪里?
尤其是大件物品,一定要事先想清楚擺放位置,有可能你想一想就不想買了,因為實在沒地方可以擺了。
7)這東西買回來,會增加我的家務活兒嗎?會擠占我可憐的生活空間嗎?
僅僅是活著就很累了,我可不想再給自己找事情做了。
寫到這里,我已經猜到有人會說,這樣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樣的生活的確有些“寒磣”,或者說過得很“粗糙”。
但看著身邊的廢物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清爽,錢包越來越鼓,這種感覺真的很讓人身心舒暢啊。
我非常喜歡這種狀態。
所以,粗糙一點又何妨?
像我現在——
1)不花幾百元做頭發,反而睡得更香了。
因為不用擔心睡覺會破壞發型,也不用再聞刺鼻的化學藥水。
2)不買千元以上的衣服,反而節省了很多精力。
我不必小心伺候它,更不必舍不得穿它。
3)不勉強自己化妝,就不用擔心汗如雨下的夏天怎么維持妝容。
廣州夏天真的天天汗如雨下,用朋友話說,出門半小時不到可能妝就花了。
4)不吃奶茶零食,就不用煩惱減脂的事情。
《人體簡史》這本書上說:根據一項計算,要想減掉區區500克體重,你必須步行56千米或慢跑7小時。
怪不得我身邊天天喊著要減脂的人,不但沒有減下來,還胖了。
5)不買那么多“美麗廢物”,就沒有那么多擦灰動作。
不在家里囤那么多東西,就不需要頻繁整理收納,還能少很多浪費。
褪去了這些“繁華”之后,我發現身體健康,有愛你和你愛的人,錢又夠用,還有點閑暇,已經是極大的幸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