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萬物更新。貴州省金沙縣清池鎮青山如黛,綠樹成蔭,千年古茶樹吐出了嫩芽,空氣中彌漫著陣陣的茶香,村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古茶樹采摘季。
“古茶樹旁有了便捷道路和生態停車場,慕名前來的游客逐漸增多,茶葉也能賣個好價錢!”3月24日,金沙縣檢察院檢察官程瑩在開展古茶樹資源行政公益訴訟案“回頭看”時,清池鎮陽波村茶農老胡衷心感謝道。
曾經因道路不便、設施匱乏而鮮有人至的古茶樹所在地清池鎮陽波樹,如今已成為鄉村旅游的打卡地。
貴州省金沙縣檢察院檢察官利用無人機開展古茶樹保護“回頭看”。(圖片來源:金沙縣檢察院)
金沙縣數十棵千年古茶樹靜靜佇立,它們是“中國貢茶之鄉”一張靚麗的名片。曾經,這些珍貴的古茶樹面臨著嚴峻的生存危機,部分古茶樹周邊土坎松脫、根部裸露,枝干被隨意砍伐,白蟻和小蠹蟲的侵蝕讓不少樹干面目全非,生長環境遭到嚴重破壞,保護古茶樹迫在眉睫。
2023年,金沙縣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上述線索,迅速展開全面調研,向縣林業局發出檢察建議,督促其對古茶樹進行全面普查、規范掛牌、明確管護責任、治理蟲蛀并加強法律法規宣傳。然而,由于普查登記工作量大等原因,整改工作進展緩慢。
2024年5月,金沙縣檢察院向黔西市法院提起行政公益訴訟,訴請縣林業局全面履行古茶樹保護職責。縣林業局在庭前會議中承諾3個月內完成整改。8月,金沙縣林業局書面反饋整改情況:已按照《古茶樹》最新標準全面普查,將1249棵茶樹納入資源庫,對其中符合古茶樹條件的全面規范掛牌管理,實現“一樹一碼”動態管護;與農戶簽訂有償管護協議提升主動性,防止隨意砍伐、使用明火等行為,在古茶樹分布集中的位置和村委會設置警示牌25塊;邀請專家現場指導并對茶企、茶農開展管護培訓,定期清理蟲洞,清掃滅除白蟻和小蠹蟲,懸掛蚊蟲誘捕器防治病蟲害;通過“院壩會”等多種方式加強宣傳,動員全縣數千名生態護林員加強日常巡查;積極爭取清池、源村等地開展古茶樹保護項目建設。
2024年9月12日,金沙縣檢察院邀請縣人大代表、人民監督員、“益心為公”志愿者、茶學專家及茶農在陽波村一號古茶樹所在地舉行公開聽證,評估縣林業局是否全面依法履職。經縣林業局全面介紹履職整改情況,聽證員現場查看古茶樹周邊環境修復情況,經評議一致認為縣林業局已履職到位。同日,經金沙縣檢察院申請,黔西市法院現場回訪古茶樹蟲蟻防護等問題整改情況,并印發《司法保護令》,明確古茶樹保護“七禁止”。9月13日,黔西市法院裁定終結訴訟。
金沙縣林業局、金沙縣農業農村局等還積極申請專項資金用于源村鎮等地成片古茶樹群落的土坎穩固、環境整治等,已籌資60余萬元用于源村鎮古茶樹群落保護項目建設,作為金沙縣鄉村旅游點重點打造。在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公益訴訟不僅成功保護了珍貴的自然遺產資源,更探索出一條“古茶樹保護+生態旅游+茶農共富”的鄉村振興新路徑,為同類地區提供了可借鑒的“金沙樣本”。據統計,2024年以來,前往源村鎮和清池鎮的游客達3000余人次,茶葉銷售收入達2000余萬元。
千年茶樹貫古今,一片綠葉富山鄉。從瀕危困境到旅游打卡新地標,金沙縣檢察院通過行政公益訴訟、司法保護令等舉措,成功推動了古茶樹從無人問津到眾人守護、從隱患重重到產業興旺的華麗轉身。
“金沙縣檢察院將持續協同多部門共同發力,推動實現古茶樹資源保護與茶農增收,服務鄉村振興戰略,持續做實人民群眾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程瑩如是說。
來源 | 貴州檢察
編輯 | 劉巖
審核 | 田驍
投稿 | tx3053911(微信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