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三國志》記載:“太平道者,師持九節鞭,為符祝,教人叩頭思過,因以符水飲之,得病或是淺而愈者,則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則云此人不信道。”意思是,信徒向神靈跪拜叩頭,懺悔罪過,然后飲用符水,念誦咒語,以此消災除病。倘若有得了小病的人,喝了符水之后,痊愈了就證明這個人信道;倘若得病很重,喝了符水不管用,就證明這個人不信道。這種迷信太平道的說法本身就是一種詭辯,但可以堂而皇之地存在,而且吸引很多信眾。
太平道信奉“中黃太乙”為最高神,以實現“黃天太平”的綱領。張角宣稱:“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意思是代表蒼天的漢朝政權就要滅亡了,代替漢朝的新政權黃天即將建立,到甲子年,天下就會太平。這是號召太平道教徒起義的口號,要推翻漢朝的統治。當時權貴可以實現世襲,就是權力世世代代世襲,權貴的兒子還是權貴,而老百姓大多都是農民,不讀書,不識字,永遠做不了權貴。民間的讀書人要想成為權貴,就要到權貴家里做門客,為權貴出謀劃策,只有立功之后才可以接受封賞。信奉太平道的人大多都是農民,被張角忽悠,以為可以獲得黃天的神力保佑,即便反對朝廷,也可以獲得好的結果,而不會被稱為造反。事實上,他們就是造反。并不是說造反有理,而是通過迷信思想籠絡教徒,以道亂政,本身就不可長久。因為人心不是完全靠迷信來統治的,就好像皇帝統治人們一樣,雖然宣傳迷信思想,要用神權來統治人們的頭腦,但同時還有法律和改造了的儒家道德。法律是內在的條例,要通過暴力來執行,而改造了的儒家道德強調尊卑秩序,強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強調婦女依附于男子,強調男子要做順民,要從小懂禮儀,知榮辱。當大多數農民都懂得封建禮儀道德之后,他們就被這種禮儀道德束縛了手腳,同時他們也迷信神靈,會崇拜神靈,甚至會把皇帝當成神靈的代言人。
皇帝通過神權統治人們的頭腦,和起義者通過神權統治人們的頭腦似乎如出一轍,但并不能等同。皇帝有自己的暴力機關,不論是軍隊還是衙門,都具有合法傷害權,可以對造反的老百姓施以刑罰,可以對那些散布蠱惑人心言論的書生施以刑罰,殺雞駭猴,要讓所有老百姓都認識到犯罪的壞處。但這種統治是有前提的,就是不能產生饑荒和戰亂,不能出現瘟疫和冰雹,不能出現旱災和洪災,一旦出現災難,農作物就會顆粒無收,而在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的情況下,人們吃不上喝不上了,就會造反,而且認為為了生存而造反是有道理的。上天有好生之德,倘若一個地方的人沒吃的,而另外一個地方的人卻有吃的,那么沒吃到的人就會到另外一個地方要飯,而且會聚在一起,成為流民,要吃大戶,甚至會打劫官府的糧食。張角創立太平道的時候,正是東漢末年,政治黑暗,民生凋敝。朝廷內宦官與外戚爾虞我詐,輪番亂政;地方上,豪強地主與割據軍閥為非作歹,又逢連年災荒,以致出現“死相枕藉”、“民相食”的人間慘劇,廣大勞動人民已經生存不下去了,而這個時候冀州巨鹿人張角創立了太平道,組建了黃巾軍。張角認為,認為黃神開天辟地,創造出人類,又信奉黃帝和老子,認為黃帝時的天下是太平世界,是人類最美好的事情,在這個太平世界里,既無剝削壓迫,也無饑寒病災,更無詐騙偷盜,人人自由幸福。在此基礎上,張角提出了“致太平”理想,這也是太平道的基本教義和宗教理想,
張角提出的社會理想不可謂不美好,而且后代很多仁人志士都提出了天下大同的美好理想。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也體現了這種理想,但偏偏無法實現。理想越美好,現時就越殘酷,甚至民間出現了“易子而食”的慘劇,而統治階級卻不會因為老百姓餓死而吃不飽穿不暖,反而能夠繼續享受榮華富貴。在如此貧富不均的情況下,民間出現了張角的起義,也是理所當然的。后代的很多農民起義都是因為農民不堪忍受壓榨和剝削,為了生存而去斗爭。但張角的太平道似乎有著愚民的屬性,用美好的社會理想吸引人們,同時用裝神弄鬼的迷信思想來教化人們,其實就是給人們洗腦,而且通過了一種所謂驗證的方法來吸引教徒,或者說是對教徒的一種篩選。喝了符水的病人能夠痊愈,就證明是信道的人,其實只是一種心理安慰效應,卻往往能迷惑很多不識字的農民。而喝了符水的病人不能痊愈,就證明不信道。似乎比較客觀,只要通過符水來驗證就可以了,完全可以吸引信眾,而被吸引加入的信眾本身就證明有黃天的加持,甚至是無時無刻不受到神靈的保佑,最終會聽從張角的指揮。
迷信太平道的人被張角忽悠了,卻不一定能夠推翻皇帝的統治。他們似乎沒有想過要做王侯將相,而是要實現美好的社會理想,要吃飽穿暖,卻忽略了革命的長期性和艱苦性。革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尤其是農民革命,倘若沒有先進的階級領導,只是用裝神弄鬼的手段來籠絡信眾,最終會發展成一道亂政的鬧劇,會被皇帝鎮壓下去。但在當時,農民大多沒文化,普遍迷信,而且生存受到了威脅,就一定會有人跳出來,代表所謂的神靈發言,還要給農民洗腦,讓農民信奉神靈,當然發言的人會成為神靈的代言人,會成為最大的神,領著造反的農民去推翻皇帝的統治。他們似乎沒有太大的社會理想,除了要建立天下大同的社會,就是農民起義領袖要做皇帝。分封跟著他起義的一些窮兄弟。沒有遠大的理想,總是會失敗的,而以迷信為主要統治的手段,最終也會敗露的,尤其是在皇帝組織大軍圍攻的情況下,迷信的起義軍領袖會做出很多奇怪的舉動,甚至要踏罡步斗,裝作大法師,還要撒豆成冰兵,卻最終發展成鬧劇,被輕而易舉地擊潰。
并不是張角提出的社會理想不美好,也不是張角的起義本身不可行,而是他用迷信統治農民的手段出了問題。雖然用迷信的手法統治農民是一種高效的方法,而且會迅速收攬人心,甚至以宗教般的人文關懷來關注每一個農民,但沒有科學的革命綱領,沒有先進的階級做領導,最終會發展成一場裝神弄鬼的鬧劇。歷史上很多農民起義都用迷信手段統治人心,最終發展成鬧劇,而不是真的推翻了皇帝的統治。除非有知識分子做輔助,有先進的階級做領導。不然迷信就是迷信,并不能降下所謂的神靈,也不能獲得神靈的保護,當然更不可能用符水來治療所有人的疾病,不可能呼風喚雨,撒豆成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