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清明已至,作為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的傳統節日,自古以來人們就對清明節寄予了許多美好的情感和期許。當天山南北的柳色染青新疆的千城萬巷之時,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各族群眾便在慎終追遠與踏青向新的交織中,精彩演繹著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時代密碼。
歷史中的紅色圖譜,在銘記中感悟浩然之氣。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國共產黨選派100多名干部來到新疆工作,開展抗日救國,在新疆大地播下了革命的火種,更有一批以陳譚秋、毛澤民、林基路、阿合買提江·卡斯木、阿不都克里木·阿巴索夫等為代表的革命先烈和愛國志士壯烈犧牲在了天山腳下,英名與天山共存。從革命戰爭年代到今天的和平盛世,新疆大地前行的每一步都是無數仁人志士舍生取義、苦苦求索的結果。這是一份長長的名單,名單里有為保衛祖國領土不受侵犯不幸犧牲的九師一六一團職工孫龍珍;有為國家積累水文資料,在搶測塔里木河洪峰的工作中獻出年輕生命的戴根發;有不顧個人安危跳入急流救出落水學生而獻出寶貴生命的拉齊尼·巴依卡……英烈的壯舉,定格在了歷史高處;英烈的精神,長留于天地之間。
天山下的文明對話,在傳承中激活紅色基因。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5周年。自治區在烏魯木齊市烈士陵園啟動了“賡續·2025·清明祭英烈”活動。在烏魯木齊市革命烈士陵園、東山生態園、燕兒窩殯儀館、卡子灣殯儀館、北郊公墓都迎來了祭掃高峰。截至3月31日14時,全市祭掃人數已達216378人次。在軍墾名城石河子,新疆石河子職業技術學院也開展清明祭英烈系列活動,師生走進石河子烈士陵園、周恩來總理紀念館等紅色場館,共祭英烈。新疆各地充分利用與抗戰有關的烈士紀念設施、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資源,開展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群眾性紀念緬懷活動。賡續紅色血脈,傳承文化基因。
沃土上的鑄牢教育,在交往中讀懂團結真諦。近年來,新疆將清明節納入“我們的節日”當中,在清明節來臨之際,新疆各地都會精心組織,創新策劃一批主題鮮明的清明祭活動。從伊吾縣的以“傳承紅色基因,致敬英雄先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題的清明節祭英烈活動,到皮山縣開展的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大中小學清明思政一體化實踐教學活動,再到新疆天能化工集團開展的鑄牢“云”上祭祀活動,亦或者是昌吉州開展的“主題黨日+鑄牢教育+緬懷英烈”主題教育實踐活動,新疆通過清明開展的祭祀英烈活動,將鑄牢教育貫穿于各類活動始終,將其打造成為一堂鮮活生動的“鑄牢大課堂”。
在新疆這片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的熱土上,用天山長脈的脊梁撐起了文明傳承的使命,用塔里木河的柔波滋養著向新而生的力量。讓慎終追遠成為前行的力量,讓踏青思齊化作創新的勇氣,這正是中華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的密碼,更是新疆寫給春天的最美詩行。
來源:昌吉州黨委網信辦
編輯:王 威
監審:羅 青
終審:吳 濤
關注我們 了解更多
發布網信政務信息
解讀網信政策法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