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的一天,貴州凱里的雷女士在給母親掃墓時發現了一件蹊蹺事。
雷女士給已故母親的墳塋添上些許祭品后,她見墳塋周圍長了許多雜草,她便認真清理了起來。
也就是在這清理雜草的過程中,突然刮過一陣大風,雷女士一抬頭隱約發現不遠處被吹低的草叢里似乎藏著一塊墓碑。
雷女士有些緊張,因為之前她從未發現這里有別的墳塋,懷著忐忑的心情過去扒開雜草仔細一看,才認出這果然是一座沒人祭掃的墳塋。
當看清墳塋上的字跡后,雷女士當即就跪下了,因為她發現這座墳塋的主人并不簡單……
事情還得從2022年3月上旬說起。
彼時,貴州凱里的雷女士因人情往來需要回一趟老家,雷女士的老家在凱里的大風洞鎮,她那已故多年的母親就葬在大風洞鎮的一個大山深處。
起初幾年,雷女士還有機會跟著家人一起去給母親掃墓,但隨著后面工作上的變動以及其他原因,雷女士并不能保證每年都會按時給母親掃墓。
這次有事需要回一趟老家,雷女士覺得,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去看看母親,給她添上幾朵鮮花和香燭。
3月13日這天,雷女士在處理完自己的事情后,便在附近的一個店鋪里買了些冥紙和香燭,就朝著母親墳塋所在的那片山丘去了。
去往母親墓地的那條路崎嶇不平,長滿了荒草,但因為雷女士之前已經來過多次的緣故,所以也算是輕車熟路,很快就找到了地方。
看著母親的墳塋,雷女士心情沉重,腦子里一下子閃過了母親生前的音容笑貌,母親勤勞心善、與世無爭,但卻沒有壽,還未來得及享受兒女們的清福就撒手人寰,這是雷女士心里永遠的遺憾。
但很快,雷女士便擦干了眼淚,稍稍平復了一下心情,便按照慣例給母親墳塋擺上祭品了。
擺完祭品,雷女士又發現母親墳塋周圍有許多荒草,以往,清理荒草的工作都是家里的男性進行,但這次是雷女士一個人來的,沒有幫手,她只能自己清理。
在清理荒草的過程中,雷女士為了打發枯燥,一邊清理一邊自言自語跟地下的母親說著自己的近況,之后又提到了自己小時候承歡母親膝下的場景。
也就在這時,一陣大風刮過,雷女士被卷起的草屑瞇了眼,她揉了兩下,眨巴間發現不遠處被吹低的草叢里似乎藏著一塊墓碑。
在雷女士的印象中,這么多年來,這里一直只有母親這一座墳塋,而且之前也從未聽家人提及這附近有別的墳墓,而且看那雜草隱秘的樣子,也不像新墳,難道是一座荒蕪多年無人清掃的孤墳?
思索間,雷女士已邁動步子小心向那邊走去,她已經做好了打算,如果是座孤墳,反正自己來都來了,就順便幫著清掃一下,添些香燭,也算是做了一件好事。
果然,等雷女士走近扒開雜草一看,發現真的是一座帶有墓碑的孤墳,而且墓碑上長滿了青苔,有字跡,但都被青苔遮住了。
雷女士鼻頭一酸,她暗嘆這座孤墳的主人也太可憐了,也不知道他的家人是遺忘了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看墳塋荒蕪的程度,再結合自己這些年的認知,應該已經有很多年沒人祭掃了。
想到這,雷女士對著墓碑作了個揖,接著便開始清理起周邊的雜草來,清理完雜草,雷女士又用紙巾將墓碑上的青苔小心擦拭掉,很快,墓碑上的字跡就清楚顯現了出來。
“陸軍第五軍二十二師工兵營上尉軍需梅樂三之墓”,雷女士一字一頓輕聲默念著,她立馬明白了,這座孤墳的主人名叫梅樂三,再根據他的死亡時間是1941年,可以確定此人是抗日戰爭年代的一位老兵!
知曉了這個信息后,雷女士當即就跪下了,并深深磕了三個頭。
雷女士之所以這么做,是因為她的父親曾經也是一位老兵,作為軍人家屬,雷女士心里一直都很崇拜這些當年為我們國家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沒有他們的付出和犧牲,就不可能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
但有一點,雷女士想不明白,既然這個叫梅樂三的人是一名老兵,大英雄,按理說,他墓前應該有以往祭掃的痕跡啊,但現在看來,卻像是被遺忘多年了一般,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隱情呢?
雷女士覺得很有可能是這名老兵的后人不知道他的墳墓在這里,根據墓碑上的其他信息可看出,立碑人是梅樂三的戰友,而并沒有梅氏后人的名字。
這就說明,梅家后人很有可能不知道這事,而抗日戰爭距今已過去了半個多世紀,很多當年上過戰場的老英雄們早已辭世,所以后面就沒人來此祭拜了。
想到這,雷女士果斷拿出手機對著墓碑拍了一張照片,她打算回城后去看望一下老父親,然后向父親了解一下那段歷史,盡可能地幫助梅樂三老人找尋到他的后人,讓他們知道老英雄的事跡。
果然,當雷女士回娘家跟父親說了這件事后,父親對她的舉動大加贊賞。不過,雷女士父親只大概交代分析了1941年前后的一些戰事情況,他并不認識梅樂三這個人,自然也不知道他后人的信息。
父親告訴雷女士,當年抗日戰爭涉及到的老兵有很多,像梅樂三這樣戰死疆場的英雄有很多,由于戰事緊張,很多在戰場上犧牲的士兵都會被同行的戰友就地掩埋,以至于犧牲戰士的后人并不知道其埋骨之處。
雷女士根據父親的描述,便猜測這個梅樂三當年很有可能在貴州這一帶作戰時不幸犧牲,而被戰友就地掩埋,多年過去了,梅樂三老人的后代并不知曉他的下落,以至于他的墳塋荒蕪而無人祭掃。
想到這,雷女士更加堅定了要幫助這位老英雄尋找家人的決心。
在父親的提醒下,不久,雷女士便聯系到了一個專門幫助老兵尋找家人后代的組織,并將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梅樂三的信息全部發了過去,期待對方的幫助。
這個組織也很給力,沒多久就找到了梅樂三的祖籍信息,發現他是湖北黃梅人,生前還有個兒子,名叫梅迪文。
然而,等雷女士舟車勞頓趕到湖北黃梅一打聽才得知梅家后人早在多年前就遷到云南那邊去了,此后也一直沒回來過。
無奈,雷女士只得跟著志愿者輾轉又到了云南,一番艱難的尋找后,終于找到了梅家后人的住址。
遺憾的是,梅樂三的兒子梅迪文已于2019年時病逝,接待雷女士一行的是梅迪文的女兒梅燕。
梅燕當即拿出了自己的家譜,并在上面找到了祖父梅樂三的名字,她告訴雷女士及隨行志愿者,她的父親梅迪文和祖父梅樂三當年都是當之無愧的抗日英雄,隸屬于國軍陸軍第五軍。
當年,梅樂三在戰場犧牲后,消息是傳到了他兒子梅迪文的耳中的,梅迪文本想第一時間為父親料理后事并回家告知母親,不料,一紙調令將他調到了緬甸邊境作戰。
等從前線撤退下來后,梅迪文趕緊奔赴貴州,想要尋找父親的埋骨之地。
但是那個年代信息閉塞,兵荒馬亂的,想要找一個大活人都難,更別提找到一個在戰場上犧牲的老兵了。
往后的幾年時間里,梅迪文多次奔赴貴州,想要尋找父親的墳塋,但都沒有結果。直到2019年梅迪文去世,他都未能實現這一愿望。
不過,梅迪文在臨終之前特意囑咐過女兒梅燕,要她幫忙尋找她祖父的遺骨,有朝一日讓祖父回家。
這些年來,梅燕也一直在尋找,但由于掌握的信息有限,所以過去了這么多年,一直沒有完成父親的遺愿。
看到雷女士和志愿者輾轉奔波帶過來的信息時,梅燕淚流滿面,握著雷女士的手久久不遠松開,“謝謝,真的太感謝了!有生之年,我總算是完成我父親的遺愿了!”
見終于找到老英雄的后人后,雷女士也是舒了一口氣,她告訴梅燕,自己父親也是一名老兵,作為軍人家屬,在看到梅樂三老人那無人祭掃的荒墳后,他心里油然生起了一股敬意,并暗下決心一定要幫老英雄尋找到他的后人,讓老人落葉歸根,這些都是她應該做的,讓梅燕不要掛懷。
接著,尋找老兵的志愿者也對梅燕作出承諾,會盡快安排老英雄遺骸轉運的事宜,讓老英雄落葉歸根,不再獨留異鄉。
2022年4月5日清晨,梅燕和他的四個兄弟在志愿者的陪同下,早早等候在了在云貴邊界處。
因為這一天是志愿者和梅家人商定的交接梅樂三老人遺骸的日子。
接到祖父遺骸的那一刻,梅燕和幾個兄弟向雷女士及隨行志愿者深深鞠了一躬。
后來,在梅燕的建議下,梅家人將梅樂三的遺骸遷葬在了云南昆明的金陵園,讓老英雄和當年那些在戰場上犧牲的中國遠征軍的英烈們共眠于這片土地。
回過來頭,我們還真得感謝雷女士以及參與到這場尋親活動的所有志愿者和熱心民眾,如果不是他們的共同努力,也不知道梅樂三老英雄得后人哪年哪月能找到他的忠骨。
如今,梅樂三老英雄已經犧牲了84個年頭,但他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事跡卻永遠銘刻在了我們心中。
同時,像梅樂三老英雄一樣因為種種不可抗力的因素,埋骨他鄉的英雄烈士還有很多,也希望他們的忠骨能早日回到故里,落葉歸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